问:大中型企业一定是规模以上企业吗?答:大中小微型企业与规模以上企业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标准,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需要根据企业及其所属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工业企业为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显然理论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以是大、中、小、微型企业的任何一种。例如,一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500万元、从业人员15人的工业企业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问:为什么有的月度统计中没有1月份数据?答:为了消除春节假期不固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增强数据的可比性,从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对部分月报(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经济效益等数据)不单独开展1月份统计数据的调查,1-2月份数据一起调查,一起发布。这一做法是依法通过国家统计调查制度予以规定的。

问:我国现行重大国情国力普查项目的年份和时点是怎样安排的?答:目前,我国重大国情国力普查项目包括全国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三项。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全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2月31日24时。全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和8的年份实施,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2月31

问: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的发布与修改?答: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始于1985年。当时为了适应建立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报告中首次规定了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国办发〔1985〕029号)。2003年,在2002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原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

问:统计用区划代码与行政区划代码有什么区别?答:《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如有需要可以登录民政部官方网站进行查询。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统计用区划代码是国家统计局开展统计调查的区划范围。统计用区划代码是以行政区划代码为基础,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按照《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编制的,是为统计调查服务的

  • 总638 / 每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