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 GS4252/2021-12208 | 部门: | 财政局 |
---|---|---|---|
栏目: | 财政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1-03-15 |
关于会宁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的报告(书面)
——2021年2月22日在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会宁县财政局局长 李振华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会宁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县财政工作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使命担当,下大力气抓好财政收支,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和保基层运转,树牢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民生需求得到有力保障,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保障全县重点任务落实,财政运行总体向好。
一、2020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20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5124万元,占预算51520万元的107%, 较上年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901万元,占预算29200万元的112.7%,超收3701万元,较上年增长1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具体情况是:税收收入完成14736万元,占预算17616万元的83.7%,较上年下降4.3%;非税收入完成18165万元,占预算11584万元的156.8%,较上年增长38.9%。
2020年,年初预算税收返还性收入4348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149498万元,上年结转206万元。在此基础上,预算执行中省上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24141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3231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3295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504万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3万元、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4975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737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30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3万元);当年省市财政下达转移支付专项补助资金250919万元(含提前下达列入预算的174165万元),其中:一般专项性转移支付19572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5194万元;新增一般债券9665万元,再融资债券2500万元,全县总财力达474178万元。
根据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会宁县2020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按照跨年度平衡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参照存量资金管理收回当年未执行专项8617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81837万元(省市专项77143万元,县级支付在途资金469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4337万元。转列2021年财政预算争取财力再安排支出,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64028万元,占变动预算465648万元的99.7%。具体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881万元;占变动预算33026万元的99.6%;公共安全支出7254万元;占变动预算7561万元的95.9%;科学技术支出462万元,占变动预算472万元的9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100万元,占变动预算64120万元的99.9%;城乡社区支出41673万元,占变动预算41681万元的99.9%;农林水支出127188万元,占变动预算127544万元的99.7%;交通运输支出8997万元,占变动预算9039万元的99.5%;商业服务业支出878万元,占变动预算922万元的95.2%;自然资源气象支出2904万元,占变动预算2970万元的97.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1674万元,占变动预算2296万元的72.9%。国防支出455万元;教育支出11083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55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037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8440万元;资源勘探信息支出25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74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82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4535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4万元,均占变动预算的100%。
2020年,全县财政工作切实强化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全年累计收回存量资金1889万元,全部用于按原用途原项目继续使用的项目,其中:会师旧址消防工程等项目400万元,地址灾害治理项目115万元,土地确权登记200万元,S209线郭城镇至安定区巉口镇二级公路改建工程300万元,红军烈士陵园大墩梁陵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50万元,红军烈士陵园大墩梁陵区项目建设征收集体土地补偿284万元,光伏扶贫信息监测系统建设项目40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执行结果
2020年在预算执行中,通过不断强化增收节支,切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补助,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32901万元,转移性收入达到428504万元,新增一般债券9665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2500万元,上年结转专项206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30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3万元,总收入474178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4028万元(其中消化历年暂付款109万元),上解支出19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92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0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 1620万元(结转2021年使用专项)。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基金总收入7001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859万元、省市下达基金专项191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60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13350万元、再融资债券9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68710万元,专项债劵还本支出100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309万元。
(一)基金收入情况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7859万元,占预算20770万元的182.3%。其中:农业土地开发资金18万元,占预算100万元的18%;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36490万元,占预算20000万元的182.5%;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301万元,占预算400万元的325.3%;污水处理费收入50万元,占预算270万元的18.5%。
(二)基金支出情况
2020年基金预算支出68710万元,占变动预算的100%。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5017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1009万元,污水处理费安排支出50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支出1858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债务付息支出 220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8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万元,支出2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本年收入19119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551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3465万元,利息收入69万元,转移收入2万元,其他收入69万元。上年结余5326万元。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本年支出19499万元,其中:基础养老金支出12459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604万元,丧葬补助金支出353万元,转移支出1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06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946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本年收入25008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2285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789万元,利息收入218万元,转移收入147万元。上年结余17297万元。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本年支出26169万元,其中:基本养老金支出2616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6136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五、2020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全县财政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降费政策,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税收监管,积极做好直达资金和财政绩效工作,财政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彰显。
(一)发挥财政职能,增加财政收入。
2020年,在财税部门多措并举的努力下,在各执收执法单位的配合下,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超额完成,分别超收3604万元和3701万元。一是强化财税协同配合,全力做好重点税源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在主体税种上下功夫,同时加强房产、土地等税源信息采集,认真做好数据比对和查漏补缺工作,进一步调动各部门抓征管、促增收、调结构、提质量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挖掘增收。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力度,通过财政监督检查,做到应收尽收,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收入,对国有资源经营及有偿使用收入进一步强化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做优,带动全县非税收入增加。三是多举措向上争取资金,抢抓国家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有利机遇,全年争取各类专项资金42415万元。
(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
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协调,按照落实“六保”和“过紧日子”要求,持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持续压减公用经费的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进一步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2020年,教育、社保、卫生医疗和住房等民生类支出达到217045万元,同比增长0.5%;加大农业保险保障力度,县级财政补贴资金1302万元支持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及时全额拨付各类惠民补贴资金,切实保障了民生需求,增强了民生福祉。
(三)聚焦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
财政部门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会同卫健、医保等有关部门切实加快疫情防控资金的拨付使用,投入5902万元支持疫情防控,用于医疗救治、物资采购、防控人员工作补助等。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税降费5940万元,减免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拥有资产租户一季度租金2.1万元。疫情以来,政府采购项目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价格的扣除比例由6%提高到10%,提升中小型企业市场竞争力。建立“采购绿色通道”,对于季节性农产品,部分采用非招标方式采购,缩短了采购时间。对纾解企业困难,支持全县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四)强化资金统筹,保障重点任务。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在狠抓整改落实的同时,坚持目标标准,在保障全县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一是强化涉农资金整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2020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042万元,天津帮扶资金6400万元,中央定点帮扶资金8201万元,整合其他涉农资金23306万元。保障了林果产业项目、雨露计划、贫困户蔬菜大棚产业用电、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会宁县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道路养护维修、村庄清洁保洁整治以及农村村庄整治设备采购和设施建设等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坚决打赢“污染防治”决策部署,2020年,全县投入17324万元用于生态保护和水、土壤、大气等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三是强化债务风险管控。2020年,政府法定债务严格按照批准的限额执行,不断构建完善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债务源头管控,加大政府性债务化解力度,共偿还各类政府性债务本息49600万元,有效化解和防范了债务风险。
(五)加强业务管控,提高理财能力。
一是积极推进财政绩效管理。出台了《会宁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有效规范和指导全县财政绩效工作开展,2020年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工作得到国家扶贫绩效考核组的充分肯定。二是完善制度建设。2020年,制定了《会宁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办法(试行)》和《会宁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一卡通”服务商业银行机构,实现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使用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共完成12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和保值增值工作,对达到处置要求的公务用车和法院办公大楼等资产进行公开拍卖,实现资产收益2105万元;按照中央省市县委要求,制定了《会宁县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方案》,对15家中央省属国有企业262名退休人员完成社会化管理并移交地方政府。四是高质量完成各类问题整改。认真聚焦脱贫攻坚各级反馈的各类问题清单,细化整改任务,建立整改台账,销号整改,靠实整改工作责任,坚持定期“回头看”与常态整治、长效管理相结合,问题整改与工作推进相结合,全面加强和规范财政业务,提升工作质量。五是加强采购预算管理。2020年,县上完成采购项目21个,预算资金750万元,实际采购资金708万元,节约资金42万元,资金节约率5.6%;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采购项目109个,预算资金60760万元,实际采购资金57920万元,节约资金2841万元,资金节约率4.7%。六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县财政对28个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和教育卫生系统财务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已督促完成检查问题的整改。七是加强理财能力培训。邀请第三方绩效评价单位和财务培训单位,对全县预算单位财务分管领导、业务人员进行了三期培训,有效提高了各预算单位财务水平,提高了理财能力。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受疫情和经济基础恢复尚不牢固影响,税源培育缓慢,税收收入压力大,财政收入质量不高。二是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部分预算单位对绩效评价工作主体责任落实仍不到位。三是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执行上仍有差距,少数预算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四是刚性支出多,收支矛盾突出,过紧日子思想有待加强。面对这些问题,县财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预算改革,强化财政监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全县财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严格按“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导向,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增强全县重大项目财政保障能力,树牢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兜底线、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形成集成效应,加快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编制原则
(一)零基综合预算。对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不考虑上年度预算基数,结合当年实际,该减则减,该增则增,重新核算进行安排。
(二)统筹兼顾。立足全县,着眼大局,统筹考虑总财力和支出需求,综合考虑民生政策、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支出政策可持续。
(三)突出重点。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用好增量,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按照保基本、保运转、促发展的顺序,大力调整和优化专项资金投向,改进使用方向,加强对支出预算和政策的审核,加大对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支出预算安排充分体现保障中央、省和市重要领域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落实上,从严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真真切切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四)项目库管理。2021年,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我县将进一步深化项目库管理,把项目库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基础,全部预算支出以预算项目的形式纳入项目库,依托项目库实施精准管理。各部门(单位)要坚持“先有项目再安排预算”原则,切实改变以往集中在编制环节储备项目的做法,将项目立项、储备工作纳入日常管理统筹考虑,提前研究谋划、常态化储备预算项目,单位申请预算必须从项目库中挑选预算项目。
(五)绩效管理。所有项目都要确立预算绩效目标,预算执行中,县财政局和各部门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问效,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以后年度项目预算的重要依据,无绩效目标项目,不予安排。
二、一般公共预算编制情况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编制总收入331614万元,总支出 331614万元,预算收支平衡。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编制情况
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增长和各种增减收因素,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预算56818万元,较上年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818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分项目:税收收入17130万元,较上年增长16%;非税收入17688万元(税务部门1270万元),较上年下降3%。
2021年,返还性收入4348万元,提前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162255万元,一般转移支付专项9938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5487万元,上年结转专项162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0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31614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编制情况
根据财政收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31614万元(县级政府采购预算650万元)。
基本支出165604万元(工资福利及个人家庭补助支出159716万元、公用经费5805万元、业务费支出83万元);项目支出34136万元(县安专项预算29242万元、非税收入征收业务费200万元、2020年县级在途未支付已平衡预算资金4694万元)。按照当年“三保”需求安排,“保工资”支出161140万元,“保运转”支出6464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27442万元,当年“三保”总支出195046万元。
省市提前下达专项支出124872万元、结转专项支出1620万元,预备费2082万元,债务还本800万元,上解支出2500万元。
1.人员经费支出159716万元:按2020年底执行基数预算138064万元(含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96万元),2020年政策性增人增支21652万元,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机关公务员700人晋升级别(档次)工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12500人晋升薪级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一次性奖励,共需增支1257万元;
②兑现取得较高学历的200人工资和1200人教护龄津贴,需增支50万元;
③2020年招录14名公务员、206名事业干部及89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转正定级,需增支11万元;
④2019年“三支一扶”招考的35名高校毕业生,从2021年9月起确定工资待遇,需增支60万元;
⑤2018年、2019年招聘的120名“西部计划”、特岗教师,从2021年9月起确定工资待遇,需增支77万元;
⑥兑现62人卫生防疫津贴,聘用高一级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工资、技术工人岗位等级工资、专业技术高等级岗位工资2928人,需增支775万元;
⑦公安机关兑现警衔津贴120人,需增支21万元;
⑧兑现334人次公务员、170人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职级晋升,需增资188万元;
⑨2018年155名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人员一次性奖金人均2250元,需增支35万元;
⑩县乡站服务部9名定额补助人员工资52万元;
⑪2021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840人,工资标准调整需增支202万元;
⑫2021年计划招聘30名公务员(本科生25名、大专生5人)、招聘430名事业人员(本科生),2021年9月起执行工资待遇,需增支852万元;
⑬1564名乡村公益性岗位县级配套工资及意外伤害保险485万元;
⑭2021年安置30名退役士兵需增支157万元;
⑮退休人员取暖费930万元;
⑯ 2014年10月至2020年退休中人等需要记实的单位部分职业年金预计1500万元;
⑰其他政策性增支150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学发展业绩考核奖14000万元,死亡抚恤1000万元)。
2.公用经费预算支出5805万元(含公务用车改革个人补贴 1424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资金650万元,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定额标准和年底在册职工人数分类分档预算 (根据压减一般支出的政策要求人员公用经费压减10%)。公安局年人均1.2万元(含扫黑除恶等专项经费),纪委监察委、政法委、司法局年人均0.8万元,县直行政、全额事业单位年人均0.5万元,各乡镇公用经费年人均0.4万元,每个乡镇专项公用经费50万元,(包含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500元、民兵训练经费1万元、共青团工作经费1万元、安全生产工作经费5万元、地质灾害监测经费1万元、乡镇监察室工作经费2万元、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2万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经费2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万元、文化站免费开放0.5万元、乡镇纪委专项业务费3万元、妇联工作经费1万元、道路养护5万元、新时代文明实践经费2万元、道路交通安全专项经费2.4万元、宗教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等),各乡镇教管中心5万元。
3.业务费预算支出83万元,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取暖费 补助。
4.县安专项预算支出29242万元(安排保基层运转专项 1800万元,基本民生支出27442万元),主要安排项目是:
一般公共服务3216万元,其中:
①人大公务专项经费60万元(含代表活动和会议费);
②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服务费10万元;
③政协公务专项经费50万元(含委员活动和会议费);
④政府办公务专项经费60万元;
⑤党政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运行维护费30万元;
⑥“无线城市”网络使用费17万元;
⑦行政审批中心业务费5万元(含政务大厅便民免费服务);
⑧公务车辆管理平台运行经费578万元(车辆运行费314万元,车辆更新费214万元,租车费50万元);
⑨信访业专项业务费8万元;
⑩专项统计业务费(含人口普查业务费)30万元;
⑪国家统计局地方调查工作经费20万元;
⑫新华每日电讯征订费4万元;
⑬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培训费20万元;
⑭金财工程网络、财政电子票据财务共享中心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费50万元;
⑮政府购买服务专项业务费230万元(第三方绩效评价,2020—2021年法律评审、可行性研究及债券发行费等);
⑯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运营费18万元;
⑰审计专项业务费120万元(含金审三期建设、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
⑱财政国库金融税收事业费200万元;
⑲行政事业单位中文域名及电子编制管理费4万元;
⑳纪委专项业务费160万元(含纪工委及巡察工作经费);
㉑档案管护费23万元;
㉒工会经费230万元(含特困职工救助10万元);
㉓村、社区妇联主席(兼计生专干)工作报酬114万元(0.36万元/年·人);
㉔县委办公务专项经费60万元;
㉕平安城市视频监控费37万元;
㉖“雪亮工程”专项经费110万元;
㉗村、社区综治信息维护费20万元;
㉘综治维稳防邪工作业务经费14万元;
㉙离退休县级干部管理及医疗费20万元;
㉚党报党刊征订费140万元;
㉛新华网等媒体平台使用管理费35万元;
㉜宣传工作专项20万元(含创城工作经费6万元、舆情监测系统服务费5万元、理论学习宣讲经费3万元、文艺交流培训展览展示经费4万元、新时代文明实践经费2万元);
㉝统战工作专项经费10万元(含民族宗教、民盟、统战特费及佛教协会专项经费等);
㉞宗教教职人员生活补助10万元;
㉟市场监督管理专项业务费80万元(含食品、煤炭、药品抽检监测);
㊱社区补助资金599万元(专职委员报酬3万元/年·人、小组长及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报酬0.9万元/年·人、12个城市社区办公经费12万元/年,21个社区参照村级办公经费5.5万元/年);
㊲招商引资20万元。
国防支出45万元,其中:
①人武部国防专项40万元(含兵役征集体检费6万元、兵役征集工作及国防保障建设等支出);
②国防教育支出5万元。
公共安全391万元,其中:
①被监管人员给养费60万元;
②乡镇派出所工作经费50万元;
③禁毒管理30万元;
④网安工作设备系统运营费33万元;
⑤公安临聘人员绩效工资200万元;
⑥司法工作专项经费18万元(含人民调解、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社区矫正、聘请法律顾问等)。
教育6431万元,其中:
①教师培训及教育督导专项经费100万元;
②中高考及招生专项120万元;
③学前保教费500万元;
④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县级资金15万元;
⑤普通高中免学杂费县级资金8万元;
⑥非义务教育学校(高中)公用经费900万元;
⑦会宁二中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本息820万元(还本650万元、付息170万元);
⑧义务教育营养餐从业人员补助252万元;
⑨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教龄补助280万元;
⑩提高县请代课教师(转岗留用人员)劳务报酬及养老保险446万元(其中劳务报酬350万元、养老保险96万元);
⑪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000万元;
⑫班主任津贴800万元;
⑬教师节慰问及高考成果奖专项100万元;
⑭中职免学费县级配套资金160万元;
⑮中职国家助学金县级配套资金10万元;
⑯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支出920万元(安排用于会师中学及东关小学管乐团设备购置等各20万元、枝阳中学维修改造150万元,会宁三中公寓楼建设500万元,会宁一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
科学技术支出14万元,其中:
①科技三项费10万元;
②科学技术普及费用4万元。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13万元,其中:
①三馆免费开放经费6万元;
②文物保护专项经费5万元;
③汉唐街管理经费5万元;
④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备战费50万元;
⑤2021年春节电视文艺晚会20万元;
⑥电视台广告宣传费90万元;
⑦“新甘肃云”云服务系统基础运维费25万元;
⑧会宁自办节目上传费12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1646万元,其中:
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项经费20万元;
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费10万元;
③社保、医保、政务大厅统一着装经费30万元;
④民政专项业务费40万元(城乡低保11万元、慈善工作2万元、民政信息化建设20万元、老协2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经费5万元);
⑤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县级配套资金40万元;
⑥退役士兵安置(兵役优待金)520万元;
⑦大学生参军入伍和应征青年进藏入伍(含高原兵)一次性奖励金40万元;
⑧社会福利事务45万元(儿童福利15万元、老年人福利30万元);
⑨基本殡葬服务300万元;
⑩村干部养老保险缴费补贴22万元;
⑪离岗村医养老补助150万元;
⑫拥军优属及退役军人服务业务费10万元;
⑬村残协专职委员误工补贴34万元;
⑭重度贫困残疾人水电气暖补助210万元;
⑮阳光家园计划补贴75万元;
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县级承担资金100万元。
卫生健康595万元,其中:
①公共卫生服务25万元(卫健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万元、爱卫会卫生城市创建2万元、红十字会经费1万元、601站鼠疫防治经费2万元、疾控中心监测经费3万元、卫生综合监督执法所办公经费5万元、老龄2万元);
②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县级配套资金30万元;
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助470万元;
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业务费10万元;
⑤全县村级卫生室金宝专网网费30万元;
⑥济困病床30万元(县医院23万元,中医院7万元)。
农林水10015万元,其中:
①农机监理费10万元;
②动物防疫人员经费70万元;
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经费5万元;
④“三山”上水20万元;
⑤森林防火10万元;
⑥农村饮水安全、引洮工程运行维护费420万元(水务局200万元、引洮局220万元);
⑦祖厉河河道管理资金75万元(清淤专项60万元、管理费15万元);
⑧疾控中心水质检测经费20万元;
⑨河长办工作经费25万元;
⑩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经费40万元;
⑪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基金农村安全饮水维修养护220万元(水务局120万元、引洮局100万元);
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保险费192万元;
⑬驻村帮扶经费258万元(驻村工作队经费13万元,驻村帮扶队员补助县级配套245万元);
⑭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专项经费50万元;
⑮县级扶贫专项资金2200万元;
⑯蔬菜产业供水水费补贴100万元;
⑰村级补助6300万元(村干部报酬3万元/年·人、组干部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报酬0.9万元/年·人、村办公经费5.5万元/年)。
交通运输支出800万元,主要是农村公路养护。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2万元,其中:
①贫困人口碘盐补贴16万元;
②工信大数据中心运营经费6万元。
商业服务业支出135万元,其中:
①供销社综合改革5万元;
②全省优质农特产品展销暨促消费奖补专项100万元;
③电子商务进农村30万元。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45万元,其中:
①土地矿产管理及不动产登记费100万元(含房管局10万元);
②气象事务支出45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77万元,其中:
①粮食安全专项工作经费5万元;
②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运行经费及药剂试剂费10万元;
③县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经费262万元。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77万元,其中:
①安全生产监管专项30万元(含西城产业园区安监经费2万元);
②消防专项经费235万元(含重大灾害应急救援保障专项10万元、高危岗位津贴补助及执勤费59万元及精神文明奖、科学发展观奖、执勤加班补助等);
③专职消防员保障经费112万元。
债务付息支出4920万元,其中世行贷款付息30万元,一般债券付息4890万元。
5.非税收入征收业务费根据各执收执罚单位工作需要预算安排200万元。
6.2020年县级在途未支付已平衡预算资金4694万元。
7.省市提前下达专项124872万元,上年结转专项1620万元。
8预备费2082万元(含农民工欠薪应急周转金90万元、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救助资金50万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预备费400万元)。
9.债务还本支出800万元,其中世行贷款还本170万元,一般债券还本630万元(2021年还本90%部分争取再融资)。
10.上解支出2500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编制情况
(一)基金预算收入编制情况
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024万元,其中:农业土地开发资金5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824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50万元。
(二)基金预算支出编制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2024万元,其中: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支出30000万元,其中:
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助1000万元;
②市政所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及城市建设管理维护费1220万元;
③政府债务偿还准备金27780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付息277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750万元(2021年还本90%部分争取再融资)、政府隐形债务付息24260万元。
2.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50万元。
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1824万元,其中:
①乡镇集镇维护费114万元(会师镇、郭城驿镇各15万元,河畔镇、头寨子镇各6万元,其余24个乡镇各3万元);
②环卫所城市环境卫生700万元;
③园林局城市绿化及管护费410万元;
④城市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120万元;
⑤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营专项480万元。
4.污水处理费支出150万元,全部用于乡镇“一厂四站”运营。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情况
按照全县国有资本经营管理现状,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万元,支出0万元。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50664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 29589 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1075万元。上年结转2139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804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34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72056万元。
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9150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2823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91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290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939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512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六、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全县财政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锐意进取,迎难而上,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健全完善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零基预算,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深入推进财政法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财政法制建设工作规则,研究制定《会宁县财政法制建设工作规则》,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法治化水平。持续推进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完善部门预算改革。继续推行国库集中收支、惠民资金“一卡通”制度改革,切实加强惠民资金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控,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强化财政收入征管,提升财政收入规模。
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以提高收入质量为核心,创新方式,堵塞征管漏洞,建立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把经济发展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上。坚持依法治税,积极推进税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税收收入征管,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完善收入运行分析机制,实时关注财税政策变化,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及财税政策的调整。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查一体化动态监控和征管机制,加强土地收益管理,挖掘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使用收入的征收潜力。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努力使财政收入质量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按照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重点投向“三农”、教育、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等改善民生福祉领域。严格执行《预算法》,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重点在涉农资金整合、盘活存量资金、强化预算约束、保民生、促发展等领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资金拨付时效监管,完善支出管理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进批量集中采购改革,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采购预算执行监督力度,2021年全县政府采购计划54456万元。
(四)落实财政工作要求,提升财政工作实效。
接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为根本的“三保”优先支出地位,确保全县财政稳健运行可持续。完善直达资金操作流程,在坚决做好2020年市审计部门对全县直达资金审计问题整改基础上,认真总结完善直达资金录入、拨付流程中的经验做法,提高直达资金管理水平,确保直达资金惠企利民。完善减税降费政策,财税部门将克服眼前收支压力,坚决做到应减尽减、应降尽降,帮扶企业稳步发展,同时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
各位代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筑梦起航,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指导下,以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为蓝本,提高站位抓落实、担当作为开新局,努力实现全县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确保全县“十四五”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