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水波纹彩陶壶
来源:会宁县博物馆 | 作者: | 日期:2018-09-04 08:38:03 | 阅读: 11386
马家窑文化水波纹彩陶壶
口径12厘米,高26厘米,直径22厘米,底径13厘米。
泥质橙红陶,尖唇喇叭口、长颈、斜直腹、平底,黑彩。颈、肩饰平行线纹,上腹饰灵动翻卷的卷浪纹。该陶壶造型端庄厚重,纹饰酣畅淋漓、动感强烈。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中南部地区。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上一篇: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涡纹彩陶瓶
下一篇:会宁县博物馆近期获赠一批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