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涡纹彩陶瓶
来源:会宁县博物馆 | 作者: | 日期:2018-07-31 15:41:28 | 阅读: 10678
口径9.5厘米,高34厘米,腹径19厘米,底径10厘米。
泥质橙黄陶,侈口、束颈、斜长腹、平底、腹部饰对称半环形双耳,黑彩。颈部饰弧线三角纹,腹部正面饰直立漩涡纹和弧边三角纹,背面饰“X”纹。笔法流畅,图案别致,线条流畅。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秦晋豫三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仰韶文化陶器的特征均为手制,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常见器物有泥质红陶敞口浅腹平底或圜底的钵、盆,泥质或细砂质的小口尖底瓶,砂质红褐陶大口深腹小底瓮、罐等。多平底器,三足器和圈足器少见,不见袋足器。彩陶的彩纹多绘于泥质红陶盆、罐、钵的外壁上部,形成花纹带,内壁绘彩和通体绘彩者少见。彩陶纹样简单朴素,以红地墨彩为主,少数为红彩,动物形象较多,如蛙、鹿、鱼、羊等,以直线、曲线、折线、圆点和孤边三角等组成的几何形纹,也较常见。
上一篇:石岭下类型弧线纹彩陶壶
下一篇:会宁县博物馆近期获赠一批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