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田畴织锦绣——会宁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3-03-27 15:51:40 | 阅读: 1837

近日,来到位于县城南郊的红军村,乡间道路交错纵横、焕然一新,房前屋后干净卫生、整洁有序,村容村景让人流连忘返。
“以前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这些年,村里变化很大,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对未来更有盼头了。”红军村村民李莉娟信心满满地说。
红军村的变化,得益于会宁县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近年来,会宁县深入开展“一推进四提升”行动,累计完成149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打造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26个;新改建卫生厕所2万座,完成146户563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扎实推进“三项治理”,清理废旧农膜512吨,整治禽畜养殖粪污3799吨,处理利用尾菜3.63万吨,成功入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登“全国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榜单,创建谢埂村、杨集村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
走进韩家集镇袁家坪村村民李生毅的蔬菜大棚,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长势旺盛。“自从种植大棚蔬菜,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挣上钱。”这些年,靠着勤劳苦干,李生毅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来到中川镇中川村的日光温室,村民姚祖玉正在忙着培育西红柿苗。“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看着眼前一排排嫩绿的青苗,姚祖玉开心地哼起了歌。
近年来,会宁县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做强肉牛、肉羊、蔬菜等支柱产业,做大中药材、小杂粮、砂田瓜、亚麻等特色产业,改造提升老旧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发展绿色标准化、现代智能化设施生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成效显著、乡村产业发展成就卓然。

截至目前,会宁县推广玉米“粮改饲”种植25万亩,发展种养循环产业大户8.5万户,全县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其中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23.82万头、254万只,菜果薯药和小杂粮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7.51万亩、5.22万亩、89.14万亩、4.34万亩、22.02万亩。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2.92元,增长7.1%。
(会宁融媒记者 魏永刚 )
上一篇:甘肃:引得清泉润旱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