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央视!《远方的家》栏目关注会宁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3-02-27 09:41:23 | 阅读: 2554
2月22日17点15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远方的家》《天下黄河》摄制组摄制的行走类大型纪实栏目,播出第22集会宁篇《黄土高原黄河情》。
《黄土高原黄河情》这一期节目,通过主持人现场采访当地向导介绍等手法,深入田野乡间,寻根乡情民俗,用镜头探寻会宁人文奥秘,讲述祖厉河岸的变迁,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新魅力,展示会宁民俗画卷和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感受当地生产生活生态之美,解锁其背后所蕴藏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密码,以及会宁县乡村巨变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节目中,主持人沉浸式融入会宁乡村生活中体验会宁乡村的“村美、人美、情美”,与当地村民一起做当地特色美食,感受着丰收带来的甜蜜和喜悦,体会着会宁乡村生活的烟火气,也共同见证乡村“发展密码”,描绘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壮美画卷。
祖厉河畔,聆听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故事
讲好会宁故事,做好桥梁纽带。会宁,一个共和国历史上被烙下红色印记的神圣地方。大会师成就了会宁“会师圣地”的崇高荣誉,为会宁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红色资源是红色基因的“孕育地”“储存库”,1986年修建的会师塔、1996年建成的红军长征胜利景园、2006年修建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等,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会师精神在会宁这片红色热土上不断发扬光大。如今,长征精神深深根植于这片热土,会宁县在弘扬红色文化、完善基地功能、红色旅游链条延长等方面掀起了一股红色热潮,已形成的“一址一馆两园”红色旅游基地和精品线路格局,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会宁,感受红色文化,推进了全县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让承载党史革命文化的红色旅游持续焕发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出发在红色驿站,参观在会师园,体验在红军村、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红军路、红军街,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受教育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的全域红色旅游大格局,也推动着旅游业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持续放大着“红色+”效应,谱写着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诗篇。
母亲河水滋润干旱的土地
会宁历来是缺水大县,长期依靠浅层地下水供给,被学术界定位为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并存区域。水资源短缺既是会宁人心中的“痛点”,也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引黄、引洮水利工程的先后实施,推动民生水利新跨越,也带动了农业产业新发展开新局。
拍摄组在拍摄期间走进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村,倾听这里的村民讲述引黄上塬的世纪梦。河畔镇李家塬村以塬地为主,塬顶海拔高程1800米-2000米,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干旱缺水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引黄上塬一直是半个世纪以来群众的夙愿。李家塬现代丝路寒旱产业园项目的实施,让李家塬人历史性告别“靠天吃饭”历史、彻底解决干旱缺水现状。一朝通水,满盘皆活。通水之后,李家塬便释放出无比强劲的活力与引力,在水利工程的支撑保障下,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让传统的旱作耕种方式跨越性地迈入园区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旱作耕地全部实现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改造,传统农民转为园区务工、就地就业的现代农民,发展方式实现“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民”的历史性变革,同步进入“农业产业园区+美丽乡村”共建时代。
一池清波润万家。会宁,因水而惑、依水而兴。如果说黄河水是希望,那么洮河水便是生命,也孕育了发展,带来了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于是,脚下这片厚重的黄土地,开始了赶超跨越式的奋进巨变,带来了群众增收的铿锵底气,高山旱塬间开始焕发出了新生的希望和致富的梦想。
摄制组一路向北,在进入会宁的第二天走进会宁县刘家寨子镇元埫村,探寻响彻陇原大地、富有新生希望的工程——引洮工程。会宁县抢抓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和引洮二期工程新建的有力契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因地制宜、因水施策,依托靖会电灌、引洮供水工程,立足地域先天条件,用足水资源优势,探索产业致富新模式,不断盘活水利助推产业发展的最大要素,提档升级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同步建设“长藤结瓜蓄”“围追堵截拦”“智能用水节”等水系连通灌溉系统,用好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建设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高标准梯田和高标准林田,同步推进城乡水源置换、供水一体化进程,着力夯实农村水利基础,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水利保障,为建设“一带五色·多彩会宁”注入“源头活水”。
执“水”之笔,会宁县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如今,会宁已进入小康社会,农民也喝上了自来水,富民产业遍地开花,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两个“百万工程”,产业“达标奖补” 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全县呈现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治理大见成效、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踏着奋进的鼓点,迎着时代的浪潮,以赶考之姿接续奋斗,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今后,会宁县将立足“一带五色·多彩会宁”新蓝图和“农业优先、文旅赋能、生态立县”定位,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和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为基础,以“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助力现代农业向纵深拓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会宁新征程上取得更好成绩!
(会宁融媒记者 牛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