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得凤凰栖——会宁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篇(五)
来源:县委宣传部 | 作者:县委宣传部 | 日期:2016-01-18 15:13:11 | 阅读: 11409
一花引来万花开,一业带动百业兴。
“以前,人们提起会宁,只知道这个地方是个农业大县,没想到除农业外工业亮点也蛮多,还很有看头”。这是去年旅游节上游客参观会宁县西城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后,发出的一致感叹!近年来,会宁县按照产城一体化和打造县城产业基地、就业基地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的理念,立足资源优势,通过西城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础设施筑平台
在平定高速靠近会宁出口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新产业,新经济,新会宁”几个大字,很是醒目。广告牌下方的区域,就是会宁县“西城产业开发区”。这是会宁县为了发展产业,吸纳就业,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打造的工业产业园区。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该县采取“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办法,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完善交通、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综合配套功能。目前,已完成会北路、电子路、飞扬路和兴业路建设,启动建设会师大道(G312线会宁过境段)一期、二期工程,兴业路及祖厉河大桥建设正在加速建设,新增道路
工业经济促提升
“建设现代高效产业示范园区,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园区的平台引领和示范效应,提高农产品的商品效率,加快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园区办的李致颖在谈到如何加快园区发展时如是说。“十二五”期间,该县着力打造西城产业开发区这一工业发展平台,紧盯农产品加工、农业配套制造、轻纺服装、电子电器、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主导产业,通过强园区、建平台,育核心、促提升,工业经济向深度发展。2010年以来,相继引进建成了祁连雪淀粉、建伟亚麻油、长征药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深度开发草畜、荞麦、亚麻、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产品脱颖而出,“陇郁香”亚麻油获国家级农产品金奖;甘肃飞扬与浙江宝洁签订了电器产业转移协定,速迈电动车生产线达产达标,泽中软件、金城服装、耘丰农机等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初具规模,服装加工产业园、电器制造产业园已经起步,草产品加工步入规模化、商品化轨道。预计“十二五”末,工业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33%,完成工业增加值7.7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入达到6.8亿元,同比增长58%。
龙头企业强带动
在“三区四园”之一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有一家名叫“西北大磨坊”的企业,主要从事以会宁特色农产品小杂粮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入园之初,这家企业的产值就已达到6000多万元,生产的荞麦米、苦荞茶等产品已经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这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但增加了就业,而且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会宁县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成投资近15亿元,入驻企业6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13家。该县的品牌集群进一步壮大,获得了“祁连雪”、“西北磨坊”、“荞梓育”、“风斗沙”、“长征药业”、“秦陇锁钥”、“香泰乐”、“陇郁香”、“永馨”、“精王”、“荷屋”、“状元楼”等12枚甘肃省著名商标;拥有“西北磨坊苦荞茶”、“状元楼亚麻油”、“香泰乐胡麻油”等3个省级名牌产品;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十二五”期间,培育产值过亿元“小巨人”核心企业15家,解决近3000人的就业问题。
上一篇:会宁:解决乡村幼儿入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