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司法局关于印发《“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 品牌活动十项措施》的通知

索引号:GS2422/2020-9518部门:司法局
栏目:部门文件来源:司法局
作者:日期:2020-08-04

各司法所、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各律师事务所:

现将《“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十项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会宁县司法局

2020年8月3日

“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十项措施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根据《白银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白司发〔2020〕68号)精神,制定我县“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十项措施如下:

一、活动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复工复产、决战脱贫攻坚、化解涉疫矛盾纠纷作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通过开展品牌活动,做强法律援助宣传,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深化便民服务措施,拓宽申请渠道,提高法律援助首选率;精准对接困难群众法律需求,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提高法律援助满意率。

二、活动时间

2020年7月至12月。

三、主要任务

(一)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因疫情影响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纳入免于经济困难审查人员范围。

(二)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引导困难群众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甘肃法律服务网及微信公众号(掌上12348)、村(社区)法律顾问等获取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全面推广法律援助“预约办”“在线办”“网上办”“掌上办”。对因疫情影响无法准确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或相关证件的申请人,采取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受援群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积极参与诉源管理,指导法律援助承办人员引导受援群众优先采取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三)提供精准法律援助。将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事故赔偿、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事项,组织法律援助人员提供精准法律援助,努力解决好困难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四)积极参与帮贫扶困。组织法律援助人员深入摸排脱贫不稳定户、贫困边缘户等基本信息和法律援助诉求,推出有特色、见实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依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主动为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等帮扶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五)实施“法律体检”专项行动。实施贫困户“法律体检”专项行动,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律师、村居法律顾问等走进贫困户家庭,主动了解贫困户法律需求,开展法律帮扶。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为民营企业依法防控疫情和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引导困难群众通过“12348” 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网及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获取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提供24小时不间断法律咨询服务。

(六)增强法律援助保障能力。动员和组织全县复绿服务人员以及热心法律援助的各界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延伸法律援助服务触角,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覆盖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强化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七)完善便民服务措施。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农民工、残疾人、退役军人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

(八)提高法律援助质量。认真贯彻《全国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和《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提高法律援助标准化水平。对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进行抽样质量评估,改进和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定期开展案件质量专项检查。建立完善案件质量评估长效机制,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健全办案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的差别补给机制。

(九)加强“智慧法援”建设。依托甘肃法律服务网,逐步实现法律援助案件从咨询、申请、受理、指派到办案、结案等网上全流程办理,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效率。探索与当地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办案机关建立线上协作办案机制,探索文书线上流转,提高案件办理效率。

(十)倾心服务重点群体。深化“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畅通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做好农民工欠薪线索收集、留言咨询解答、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等工作。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适时配合人社部门开展根治农民工欠薪专项行动,助力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

四、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会宁县司法局“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司法局党组书记马新生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春霖、孟治雄任副组长,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普法与依法治理股、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和律师工作管理股各一名同志为成员,具体工作由县法援中心作为牵头部门组织落实。

二是精心谋划部署。建立活动信息报送和工作督导制度,从7月份起,县法援中心、各律师事务所每月15日前向局公共法律服务股至少报送一篇开展活动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和突出人物事迹;12月15日前报送品牌活动总结。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联系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利用“会宁司法”微信平台,跟踪报道活动开展情况、亮点经验和典型案例,讲好法援故事,扩大品牌活动影响力。

四是加强部门协作。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协作机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工会等部门沟通联系,坚持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挺在前面,促进援诉对接、援调对接,加强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衔接配合,努力实现活动社会效益最大化。

附件:“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马新生  局党组书记

副组长:杨春霖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孟治雄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吴  瑄  局党组成员、县公证处主任

王  琦  局党组成员、社区矫正办主任

李  睿  二级主任科员、公共法律服务股股长

王巧梅  白银枝阳律师事务所主任

郑明霞  法治督查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股股长

魏小云  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股长

魏  敏  普法和依法治理股股长

孙立娟  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

姬国玺  办公室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法律援助中心,孙立娟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会宁县司法局办公室                        2020年8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