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镇2020年肉牛肉羊产业达标工作方案

索引号:GS4061/2020-941部门:中川镇
栏目:强农惠农信息来源:中川镇
作者:日期:2020-04-24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中共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到村到户达标全覆盖实施意见》(县委发〔2018〕15号)要求,根据《中共会宁县委办公室、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富民产业达标全覆盖相关工作的通知》(县委办发〔2018〕42号),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产业覆盖情况

2017年以来,中川镇按照县委、县政府“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要求,把产业全覆盖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夯实基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增收产业,全镇富民产业逐步实现全覆盖。全镇肉牛养殖户979户,基础母牛存栏量2589头;建档立卡贫困户肉牛养殖242户,基础母牛存栏量1425头;全镇肉羊养殖户222户,基础母羊存栏量3604只,建档立卡贫困户肉羊养殖户58户,基础母羊存栏量1602只   

二、发展目标

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引导养殖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带动普通养殖户发展,在饲养技术、管理、销售等环节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格局,努力将养殖2-4头牛的农户,想方设法发展到5头以上。为了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依托帮扶单位市农牧局的行业优势,每年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养殖培训,提供实用技术资料,加大政策扶持,推广饲草青贮技术,为全镇的肉牛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三、重点任务

加强技术指导按照“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户”的思路,邀请草畜产业包乡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重点推广杂交冷配改良、精细化养殖、肉牛快速育肥、饲草料加工调制等4项技术,做到饲料有配方,饲喂有时间,防疫有程序,出栏有时限。同时,围绕肉牛、肉羊科学养殖主推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科学化饲养管理水平,全面推进肉牛产业提质增效。

强化示范带动。“整村推进”为突破口,按照产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贫困养殖户产业达标率达到100%的要求,选择1个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贫困村,建成牛羊养殖示范村1个,其中肉牛1个、肉羊1通过示范带动推进区域内肉牛、肉羊养殖快速发展。

)落实防疫监管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分析研判会议工作机制,实行每月例会、季度小结、半年及年终总结会议制度,通过科学研究、定性分析疫病疫情形势,做到及早发现、提前预警、妥善处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程序化免疫、耳标化管理,以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为重点,实行整村推进式全覆盖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

、补助标准及程序

(一)肉牛补助标准。按照贫困户肉牛产业达标(饲养基础母牛5头),贫困户每达标1户,县上补助2500元。

(二)肉羊补助标准。按照贫困户肉羊产业达标(饲养基础母羊20只),贫困户每达标1户,县上补助2500元。

   (三)肉驴补助标准。按照贫困户肉驴产业达标(饲养基础母驴5头),贫困户每达标1户,县上补助2500元。

  (四)能繁母猪或育肥猪补助标准。按照贫困户能繁母猪产业达标(饲养能繁母猪5头或年出栏育肥猪50头),贫困户每达标1户,县上补助2500元。

(五)鸡补助标准。按照贫困户鸡产业达标(年饲养蛋鸡500只或出栏肉鸡1000只),贫困户每达标1户,县上补助2500元。

(六)蜜蜂补助标准。按照贫困户蜜蜂产业达标(饲养蜜蜂10箱),贫困户每达标1户,县上补助2500元。

)普查审核。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对辖区内贫困户饲养基础母牛、基础母羊及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进行摸底核查,建立现存栏基础母牛、基础母羊耳标档案。按照户均饲养基础母牛5头以上、基础母羊20只以上产业达标标准,核实贫困户饲养基础母牛、基础母羊缺口情况 核实统计情况经村级公示无异议后,申请乡镇抽验,抽验结束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形成书面报告报送县农牧局、扶贫办备案。

(八)组织验收。对农户按照标准完成达标工作的,各村成立由包村组长任组长,村支书、村主任、村监委会主任等人员为成员的验收小组,逐组逐户进行村级自验,验收结束后,经村级公示无异议后,申请乡级验收,乡级验收合格后,将以书面报告形式报送县扶贫办、农业农村局申请县级验收。

)资金兑付。根据行业部门资金管理办法及报账要求,对验收合格且符合报账条件的贫困户通过“一折通”形式拨付补助资金。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肉牛肉羊产业达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

(二)加大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进一步加大对肉牛肉羊产业达标补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编印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标牌、召开现场交流会等方式,营造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三)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一户一策”产业到村到户达标全覆盖制度,与产业达标户签订养殖协议,确保贫困户饲养的基础母畜不外调。充分发挥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的主体责任,特别是对贫困户引进的牛羊,要从技术服务、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强指导,引导贫困户引进牛羊后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持续增加收入。对享受产业补助政策的达标户擅自出售基础母畜而导致不达标的,或因核实不准确而套取补助资金的,除追回产业补助资金外,还要严肃追究村社两级干部的责任,以及帮扶责任人的帮扶责任。

(四)严格监督考核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加大政策落实的核查、监督力度。对享受补助的贫困户肉牛肉羊饲养数量严格核实,并及时公布补助政策、标准及对象,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镇上将对贫困养殖户进行随时走访,发现弄虚作假、挤占挪用、套取补贴资金的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