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镇森林草原野外火源专项治理第二阶段工作总结
索引号: | GS4061/2020-940 | 部门: | 中川镇 |
---|---|---|---|
栏目: | 强农惠农信息 | 来源: | 中川镇 |
作者: | 日期: | 2020-05-22 |
为进一步强化森林草原野外火源管理,切实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和坚决遏制森林草原火灾事故,按照省市县森防指办统一安排部署,根据《中川镇森林草原野外火源专项治理实施方案》(中政发〔2020〕57号)文件要求,我镇应急管理所、农业服务中心等工作人员积极组织、指导各村(社区)开展了森林草原野外火源专项治理工作。现将第二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纵深推进森林防火机构建设,夯实基础保障。镇党
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和突出问题。成立以镇长为指挥长,分管应急管理工作副镇长和森林草原工作副镇长为副指挥长,各包村组长、村党组织书记、镇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所。实行包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协同配合、共同管理的工作机制,确保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同时,镇政府与各村(社区)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倒逼责任落实,要求各村(社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隐患排查台账,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二)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筑牢全民防线。对森林草原野外火源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全镇及各村(社区)召开专题会议,真正做到防火工作“逢会必讲、逢人必提”,广泛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活动,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消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我镇共张贴宣传标语15条,会议宣讲5场次,消防专项应急演练1次。建立健全“覆盖到村、延伸到组、拓展到户”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森林草原防灭火网格化管理体系,用网格化微信群发布预警信息和防火知识,真正实现防灭火宣传教育、预警信息发布、火灾火势报送到户到人,做到防火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全民参与,全民防控。
(三)紧盯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防范化解风险。在林区严格执行野外用火申报审批制度。防火戒严期,林区实行用火戒严管理,对违反用火的坚决追究责任。加强对火源管理:一是加强对学生和小孩的常规化教育管理;二是对痴、呆、傻、精神病人、65岁以上老人和未成年人等“五种人”实行造册登记,落实家属和行政综合管控机制;三是强化进山人员登记管理,严禁火种入山,林区边缘区500米以内禁烟禁火。四是对放牧人员加强约束管理,禁止入山放牧,严禁点火纵火。
(四)加强值班值守和预警信息发布,保持警醒状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防范到位、处置到位。在防火期,镇应急管理所和各村(社区)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发生火情能够得到迅速及时处置。同时,各村进一步完善修正本村的扑救火预案,建立健全义务扑救火队伍,并做到组织、任务、措施三落实,始终保持警醒应急状态。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要加强对消防器材管理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不到位。
二是群众防火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够。
三是宣传教育培训效果不好,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相对较低。
四是巡山巡查和日常检查不经常、不深入、不全面,护林(草)员巡山日志不规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坚持防堵结合,标本兼治,从源头管控火源,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排查整治各类火灾安全隐患。要加强林区巡查管护和日常检查,强化对五类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落实专人管理消防器材。
二是及时转发、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做到提前防范,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在宣传教育上细化深化,注重学用结合,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和扑救技能。
三是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备齐基础性灭火器材,确保应急救援队伍警醒联动。加强督导检查,对各村(社区)防火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督促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