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情况调查方案

索引号:GS4157/2018-8990部门:柴家门镇
栏目:卫生健康来源:柴家门镇
作者:日期:2018-03-02

柴家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

情况调查方案

为全面摸清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情况,准确掌握贫困人口有病看不了、看病就医难、报销不及时、因病负担重等现实困难和问题,对“一户一策”健康扶贫计划提供精准、可靠的个案信息和基础数据,根据《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情况调查方案》(会卫基层发〔2018〕9号)精神,结合当前全镇健康扶贫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范围

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主要统计两类人群:2017年明确标识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的农村兜底保障户。

二、调查依据

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以及民政、扶贫、残联等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基础上,对患病家庭、人员、病种和治疗等情况进行精准摸底调查,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三、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入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全部由入户工作人员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填报。

四、调查内容

(一)基本情况

贫困家庭人口基本情况:患者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婚姻状况、是否空巢老人、身份证号码、残疾症号码、联系方式,贫困家庭人口数,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生姓名、联系方式等。

(二)疾病及治疗情况

1.疾病名称。

2.病种分类:重大疾病(分为精神类疾病、意外伤害类疾病、遗传类疾病、其他类疾病)、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

3.是否治愈。

4.未及时治疗原因:无支付能力或担心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放弃治疗、其他原因主动放弃治疗、无亲属照护送医治疗、患者无行动能力、其他原因等。

5.医疗费用报销救助情况: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个人自负(医保目录外费用、非定点医疗机构费用、不符合分级诊疗政策规定费用、补偿限额外费用、大病保险机构报销不及时、医疗救助不及时、其他不符合政策规定等)以及相关费用情况。

6.因病负债情况:通过入户调查据实填写。

(三)患者生活自理情况

生活自理情况:按照患者能否做到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等6项标准据实填写。

(四)农村兜底保障户情况

农村兜底保障户:农村低保一类和二类对象、农村特困供养人员。

五、时间安排

此次调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2月27日前,印发《柴家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情况调查方案》,同步启动摸底调查和因人因户施策等相关工作。

2.3月30日前,完成调查摸底和完成一人一户帮扶对策计划。

(二)第二阶段

6月30日前,根据工作要求,对国家和省级扶贫部门确认应继续纳入建档立卡管理的贫困人口、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的农村兜底保障户进行调查摸底。

六、部门职责

镇政府负责协调、督导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指导各村、社区开展入户调查,会同民政、扶贫、残联等业务口建立相关数据信息互通、共享、比对机制;组织乡村专干和乡镇卫生院、村医开展入户调查工作。调查工作完成后,将调查数据送民政、扶贫、残联等业务口审核确认,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

七、考核评估

(一)纳入责任考核。将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调查信息准确率、及时更新率和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纳入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约束性指标,对未按时完成调查任务、工作弄虚作假、调查数据严重失真等情况,严肃追究责任。

(二)实施动态管理。依托国家健康扶贫数据系统,建立全镇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档案信息,并实施动态管理。包村干部每月25日前入户核查上报个案信息,卫生院要积极配合村、社区开展工作,并及时更新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

(三)建立跟踪督导。镇审核员定期对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个案信息、因人因户帮扶对策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知识了解等情况进行督导、通报;镇、村要建立分级考核、督导机制,按月督促更新数据,每季度分析报送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措施,为有效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奠定良好基础。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对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进行数据摸底、建立动态管理、实施因人因户帮扶是落实健康扶贫战略决策、决胜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举措和基础性工程。镇政府要将其纳入重点工作任务和重要考核指标,主要领导亲自抓,确定专人、专门机构按时限要求和任务目标抓落实。确保调查信息准确、不漏户漏人、漏登漏统,确保目标人群全覆盖,确保帮扶措施到户到人。

(二)加强部门协作。各村、社区、卫生院要主动沟通、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协同推进调查摸底工作。要充分利用春节大量人口返乡时机,将入户调查摸底与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宣传、困难人群慰问等工作紧密结合,摸实情、统实数,“一户一策”定方案、登门入户解难题,为困难群众提供面对面上门服务。

(三)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各村要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定期比对、及时更新,做好信息数据的兼融互补和有效利用,为因人因户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精准动态管理。

(四)注重调查质量。此次摸底调查涉及贫困人口多,时间紧、任务重。各村、社区、卫生院要紧密协作,统筹部署,层层制定方案,细化任务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建立入户调查责任倒追机制,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方案实,帮扶精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