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湾乡人民政府关于上报《八里湾乡2017年劳务工作总结》的报告
索引号: | GS5195/2017-8250 | 部门: | 八里湾乡 |
---|---|---|---|
栏目: | 部门文件 | 来源: | 劳务工作总结 |
作者: | 日期: | 2017-12-25 |
八里湾乡位于会宁县东部,距县城27公里,总流域面积195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村、88个村民小组、4741户20035人,有耕地12.3万亩、退耕还林1.2万亩、天然草原9万亩、人工草地1.4万亩。有深度贫困村5个,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困难,生产水平低下,是全县典型的贫困乡。2013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073户9080人;2014年脱贫421户1404人、返贫24户94人;2015
年脱贫307户1380人、返贫22户85人;2016年脱贫200户921人,剔除77户357人,返贫18户83人,新识别1户7人。2016年底贫困户1160户5285人,贫困面为26.39%。现有贫困村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073户9080人,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180元,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3370元,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2017年,全乡预脱贫户360户1503人。
劳务输出工作是促进我乡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输转工作,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问题,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了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是促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现就我乡劳务输转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年初,我乡调整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劳务输转工作,并指定一名村级劳务信息联络员专门负责本村劳务输转工作,确保该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为全乡劳务输转工作奠定了组织保证。
二、加强对外联系,推动劳务输转。
乡党委、乡政府督促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衔接县域企业单位,努力将全乡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就地转移,同时与三建公司签订长年用工合同。今年以来,乡党委、乡政府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结对帮扶”行动为载体,通过进村入户、三访三问、技术培训等方式,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到位,让党和政府的关心深入民心,让老百姓切实认识到劳务输出也是贫困家庭的致富门路之一。2017年,在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乡共输出劳动力3685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029人,自谋输出1649人,就地转移129人。按输出地域统计,全乡向省外输出1047人,省内输出2187人,技术培训2940人,其中引导培训2029人,技能培训532人,劳务总收入6193万元。
三、制定长效机制,加大输转力度。
为了让更多的人走上劳务致富之路,乡上鼓励支持有能力的劳务经纪人搞劳务承包,通过“一帮一”、“一带十”、“一领百”等输转模式,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即:“一帮一”,每位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带出一名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带十”,每位外出务工党员每年带出十人外出务工;“一领百”,每位劳务承包者每年带出一百人外出务工,并建立了奖励机制,对劳务经纪人实行奖励,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2017年,乡党委、乡政府真正把劳务输出工作当作一项“富民工程”、“惠民工程”来抓,劳务输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统筹兼顾,精心安排,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努力培育出八里湾乡劳务品牌,使我乡劳务输转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全乡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八里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