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富民产业 全力促进脱贫致富
索引号: | GS5195/2018-8235 | 部门: | 八里湾乡 |
---|---|---|---|
栏目: | 部门文件 | 来源: | 产业发展 |
作者: | 日期: | 2018-05-11 |
大力发展富民产业 全力促进脱贫致富
芦坪村位于八里湾乡最北端,有7个村民小组、311户1304人,为全乡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贫瘠的土地成为制约芦坪村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全村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986人,贫困发生率72.67%;2017年底全村贫困户为80户38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72%,累计减贫146户605人。
2017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芦坪村瞄准发展短板,按照“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思路,着力培育“1+N”增收模式,紧盯“12316”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实施“21211”产业突破行动,认真落实“一户一策”促产业覆盖达标工作,坚持走“牛羊黑膜齐头并进,林草药材多管齐下”产业增收路子,立足资源优势,在巩固发展特色种植、劳务输转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使全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确保群众增收致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划建设上,推进一户一策深入落实。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好“一摸底、两覆盖”。组织帮扶干部、驻
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深入2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入户摸底工作,切实做到“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富民产业入户摸底全覆盖。二是把握重点内容、切实做好“两计划、三达标”。深入实地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仔细核算收入支出账,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逐村、逐户制定“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产业发展计划,确保2018年底,全村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劳务产业达标率50%,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以上。三是严格落实时限、切实做好“三节点、四完成”。把好节点,倒排工期,确保2018年3月全面完成“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完善工作。2018年底,完成全村建当立卡贫困户户均至少有一项富民增收产业,完成增收产业覆盖100%,完成富民产业达标50%以上,2019年底完成富民产业达标70%以上。
二、整体推进上,立足优势产业示范带动。深挖村级集体资源,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县上各项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制定“两基保障、一区打造、三湾联动、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即保障两项基础产业稳中有增,全村种植全膜玉米3200亩,黑膜马铃薯2200亩,确保基础增收渠道不缩水;结合自然环境优势,整合打造李咀陈家湾核桃种植集中片区1个450亩(一区),联合开辟芦坪湾、李咀野鸡湾中草药种植集中片区2处共1000亩,动员发展龙王川阳山湾小杂粮种植集中片区1处800亩(三湾),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村发展各类特色种植2000多亩,确保产业培育有示范有成效,农民增收拓渠道增路子。
三、发展空间上,注重多种增收模式打造。按照“梯田覆全膜、川地栽药材、坡地种饲草”的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坚持土地流转模式、顺应“三变”改革模式、靠实党群创业互助基金、发挥互助资金协会力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促进村级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构建“5+5+5+N”(即发展三种基本产业,种植5亩全膜玉米,种植5亩黑膜马铃薯,种植5亩中药材;发展一种特色产业,每户每年劳务输出1人、发展养殖肉牛、肉羊、发展种植特色小杂粮等)的家庭产业增收模式,以家庭为单位找到脱贫致富的发力点,逐步达到遍地开花。
四、组织形式上,持续扶持壮大特色养殖。紧紧抓住安格斯良种肉牛引进的重大机遇,通过“三抓一示范”,全力推进肉牛养殖特色产业达标全覆盖工作。一是抓责任。乡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包村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村支书和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明确时限目标,靠实工作责任,推进产业达标全覆盖。二是抓带动。以村两委为主导,动员贫困户共建村级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4月完成村级集体合作社注册和第一批安格斯肉牛引进,并由村级合作社集中引进肉牛20头,带动贫困户发展肉牛产业。三是抓推进。持续推进入户动员工作,4月底前确保贫困户引进安格斯肉牛110头。四是强示范。通过村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以贫困户为主体,与企业签订肉牛引进、繁育、回购合同,创新发展模式,11月底前引进其中芦坪村359头。力争在2018年完成全村肉牛养殖产业覆盖达标,把芦坪村打造成全县安格斯肉牛养殖示范村。
五、扶贫内容上,注重多措并举紧密结合。为突破基础薄弱瓶颈,村党支部紧密联系乡党委,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全力保障基础“提升”。2017年以来,衔接发改、交通、扶贫部门争取何堡至龙王川便民桥1座,延伸硬化道路3.5公里,村址至砚台硬化道路2.33公里,村址至芦坪硬化道路1.6公里;衔接扶贫部门争取大坪机整梯田600亩,衔接农机部门李咀、华沟土地深松750亩;衔接财政、文化部门争取村级阵地维修改造300平方米,文化广场1处1500平方米,配套建设文化舞台1座,直接受益群众达200多户800多人,通过实施大批项目,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会文化服务能力,为2017年达到全面脱贫标准打实打好硬件基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