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出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3+2+10”创新政策体系
索引号: | GS1872/2019-6955 | 部门: | 科学技术局 |
---|---|---|---|
栏目: | 科技管理 | 来源: | 兰白自创区办公室 |
作者: | 科技局 | 日期: | 2019-06-27 |
2018年2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兰州、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白银市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坚持把自创区建设放到白银未来发展的突出和核心位置,统筹谋划,集各方资源,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内核、以企业培育为支撑,编制完成白银市建设国家自创区“3+2+10”政策体系。
一、“3”即三个纲领性政策
1.《白银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共六部分:一是总体要求,明确了白银自创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定位。二是建设目标,结合国务院“五区”建设要求,确定了2022年白银自创区地区生产总值目标,以及科技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人才资源集聚、东西合作交流、生态文明水平等5个方面10个具体量化指标。三是空间布局,坚持“集聚产业、输出科技、研究实践、循环互用、精准错位”的功能定位,形成主导方向明确、布局精准错位、区域联动发展的产业大格局。四是重点任务,从体制机制创新、产业优化创新等八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分工。五是建设阶段,白银市进行了5年(2018至2022年)3阶段的任务划分,并明确了3个阶段的主要着力方向。六是保障措施,提出了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保障、完善投入机制、落实考核评价、建立会商制度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2.《白银市支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二十条措施》。白银市为加快推进兰白自创区建设,结合白银实际,制定了《二十条措施》,主要包括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支持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支持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支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支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7个方面20项条款。
3.《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及产业发展规划》。白银市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正在开展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着力在顶层设计、深化改革、突出特色、集聚人才、双创升级、整合资源、开放创新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自主创新更加突出统筹布局,重点任务更加突出本土特色,目标定位更加突出前瞻视野。
二、“2”即两大体制机制改革重点
1.《关于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白银市经过多次座谈交流,结合白银高新区实际,梳理出第一批共78项可赋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决定》对于推行审批服务“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打造“企业办事不出园”的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关于“一区六园”统筹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以白银高新区为核心,辐射带动银东、银西、刘川、平川、会宁、正路六个园区协同发展”。《意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三条基本原则,分别是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责权统一,科学统筹。第二部分是六条运行机制,分别从产业布局、政策享受、资源共享、冠名宣传、数据报送和考核评价六个方面,对“一区六园”统筹发展提出了具体内容。第三部分是组织保障,成立了“一区六园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强化了“一区六园”统筹发展工作的领导保障。
三、“10”即十项先行先试配套政策
白银市集各方资源,结合自身实际,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引进为关键,以促进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加快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破解融资难题为导向,以建立健全激励分配机制为动力,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目的,以招商引资为需求,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保障,以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保障,制定了包括政策、办法和措施在内的十项配套政策。
白银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2+10”政策体系有效发挥了政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精准施策为手段,以破解瓶颈为导向,既注重参考借鉴其他兄弟自创区的先进经验,也着力突出白银本土的特色和优势,为全力推进兰白自创区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对白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