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新冠肺炎预后生物学标记物研究获得进展
索引号: | GS1872/2020-6927 | 部门: | 科学技术局 |
---|---|---|---|
栏目: | 科技管理 | 来源: | 省科技厅网站 |
作者: | 科技局 | 日期: | 2020-03-01 |
甘肃省新冠肺炎预后生物学标记物研究获得进展
来自甘肃省科技厅全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的肺炎疫情科研攻关专家组的消息:甘肃抗击疫情的重大科研成果之一《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对疾病预后影响的生物学标记物筛选》获得第一手患者数据,建立了病毒核酸提取后的标本处理优化方法,满分通过上海检测中心牵头组织的全国新冠核酸检测能力认证的考核。相关初步研究成果对现阶段抗击新冠肺炎的推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兰大一院是甘肃省最早确定的省级定点收治医院之一,面临着突如其来的众多不明确情况,课题组组长李俊峰作为首批隔离病房治疗组长临危受命,在工作期间在病房当中每天和确诊患者面对面,对病人的病情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和专家组副组长毛小荣协作进行数据解读。同时作为传染病研究室负责人,李俊峰带领课题组成员站在离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的地方,短期内探索了病毒核酸提取后的优化方法,在保证提升生物安全性的基础上,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利用课题组建立的标本处理优化方法,结果稳定可靠,同时生物安全性好,目前研究成果已投稿。同时参与完成了试剂盒的实验能力验证。另外课题组主导,近日又以满分通过上海检测中心牵头组织的全国新冠核酸检测能力认证的考核。后期,将继续围绕新冠病毒核酸发力,着力寻找和疾病预后有关的标记物,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对疾病预后影响的生物学标记物筛选》课题最终将会从基因及相关组分筛选能够评估预后的指标,能够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