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会宁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会宁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关于启动县级洪涝救灾、防汛和地质灾害 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索引号: | GS2995/2020-6796 | 部门: | 应急管理局 |
---|---|---|---|
栏目: | 应急信息 | 来源: | 县应急管理局 |
作者: | 日期: | 2020-08-17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减灾委员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
近期我县又出现了一轮强降雨天气,大部分乡镇普降中雨,局地暴雨,短时强降水使土壤含水量饱和,引发暴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风险极大,部分乡镇村民房屋因强降雨出现裂缝、倒塌等情况无法居住,村组道路发生不同程度坍塌,进村道路不畅,救援工作难度大。根据省市启动洪涝救灾、防汛和地质灾害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精神,依据《会宁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会宁县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和《会宁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规定,为了有效应对主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类自然灾害,决定启动县级洪涝救灾、防汛和突发地质灾害Ⅳ级应急响应。请各乡镇、各相关单位根据预案规定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切实做好主汛期期间洪涝、突发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和抢险救援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底线思维,扛起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省、市领导批示精神,充分认清当前暴雨洪涝、突发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和转移避险工作对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作用,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厌战情绪,汲取教训、严格防范、堵塞漏洞,严格按照《会宁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会宁县防汛抗洪应急预案》、《会宁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尽最大努力防止人员伤亡。
二、压紧压实责任,全面落实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坚决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洪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各项责任制,将责任层层压实到最基层最末端,逐级逐项压实到岗位和责任人。各乡镇、各重点成员单位要发挥牵头作用,靠前指挥、压实责任,统筹做好灾情监测、会商研判、防御部署、救援救灾各项工作。各乡镇主要领导、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深入一线,从严督导检查,及时解决防灾避险、转移安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必转,确保转移对象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三、强化预警监测,深入排查治理各类灾害风险隐患。县气象、水务、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灾情和险情,强化监测,精准预警预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铜锣、报警器等传统方式和新媒体、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信息传输手段,做到预警信息传递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切实教育引导群众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对留守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落实“一对一”“ 多对一”措施,责任到乡、村干部,对拒不撤离的群众要采取强制性措施撤离。各成员单位要紧盯防汛、地质灾害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组织力量对堤防、水库、淤地坝、行洪沟道、河道、在建工程、重大工程、重要设施以及临崖临沟、山脚沟口等易受洪涝灾害和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威胁的部位等,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发现问题立查立改。各乡镇、村组要组织动员群众,全面开展临水、靠山居住等区域群众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范,全面细致排查治理各类险情隐患,充分做好应急避险准备。对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群众,危险地段人群,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没有把握地带的群众要组织疏散撤离,及时转移安置到绝对安全的学校、村级活动室、亲戚邻居家里等安全区域,落实转移避险各项措施,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必转,坚决果断撤离。
四、严格值班纪律,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准备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不懈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在岗带班、专人值班值守和灾情信息报送制度,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预警到村、通知到户、提醒到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近期各地山洪地质灾害险情灾情严峻形势,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职责,及时调整工作力量,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群众撤离不及时,造成人员伤亡的责任人要严肃追责问责。
会宁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会宁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会宁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
202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