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2020年应急管理工作综述

索引号:GS1891/2021-6428部门:应急管理局
栏目:安全生产来源:会宁县应急管理局
作者:日期:2021-01-27

勇担使命保平安  砥砺奋进正当时

--会宁县2020年应急管理工作综述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这一年,会宁县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等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决策部署,全力控风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治隐患、战疫情、防事故、打基础、保平安、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实效,全面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实现了全县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抓学习,促提升,筑牢思想根基

 

——党政会议集体学,高位掀起学习新热潮。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始终把安全发展理念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贯穿党委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各环节,全县范围内掀起党政领导带头学、党政会议集体学的良好氛围。一年来,先后组织召开4次县委常委会、1次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暨应急管理工作专题辅导报告会、6次县政府常务会、4次县安委会和3次减灾委会议,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开展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督查调研13次,专题学习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领域重要事项和突出问题,真正做到了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到位、责任上靠实、落实上有力。

——应急干部自主学,强力激发学习新动力。全县应急干部把学习作为提本领、强服务、担使命的重要渠道,主动高效完成了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干部网络平台的学习培训,局机关干部职工续接培训学习的新浪潮,严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的应急大培训。同时,结合集体学习内容,会后主动研学自修,切实达到学懂弄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全面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培训提升专题学,提升安全素养新高度。组织全县应急干部参加全省“大培训、大学习、大提升”应急安全大课堂6期350人次,积极参加省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森林草原防火、消防网格化管理、防汛抗旱一张图暨态势分析、危险化学品等培训260人次,参加全国灾害信息员师资培训40人次,局机关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等领域专项学习30余次,应急管理干部政治思想、法律法规、纪律作风和业务知识等素养得到显著提高,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水平达到新高度、散发新活力。


抓党建,重引领,强化使命担当

局机关把党建工作摆在中心位置,坚持“党建+”模式,围绕中心、强化使命、服务大局,在任务落实中践行初心使命。

 

——疫情防控“显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应急管理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面推进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包抓联系企业制度落细落实落地,坚持在疫情防控中提党性、强服务、显担当,疫情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外出执勤劝导310人次,局机关党组班子成员深入疫情防控一线,慰问指导基层防疫工作8次。面对全县应急物资不足的现状,县应急管理局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向市应急管理局申请调拨应急物资,完成调运床99张、床垫58个、被褥100套、棉大衣270件、帐篷322顶,全面保障了全县疫情防控检测点物资供应,为全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复工复产“做向导”。围绕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建立安全防疫一体化管控机制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包抓联系企业制度,始终坚持应急干部全员主动上门,“把脉问诊”指导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督促指导企业严格落实“六个一律”管控措施和“四个一”管理机制,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实现了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一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主题党日“树形象”。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作风能力建设,着力提修养、强站位、树形象、优服务。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会师园、会宁鼠防健康教育基地、新添堡乡“乡史馆”、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开展主题教育150人次;设置“党员示范岗”,注重榜样力量强引领;聚焦重点任务,抓阵地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结合主题党日“树形象”,全员参与开展网格化环境卫生大整治120人次;实现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树立应急铁军为民亲民好形象。

——脱贫攻坚“大助力”。2020年是全县脱贫攻坚决胜年、收官年,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县上下一心,肩扛使命、手抓落实。县级财政积极筹措147.8万元为全县28个乡镇16.82万户57.53万常住人口购买自然灾害救助保险,解决群众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引发的致贫返贫问题,真正实现了“小保险”托起“大民生”。局机关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脱贫攻坚帮带作用,全局联系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确定帮扶干部13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村入户150余人次。协调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种养业实用技术、农机械操作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宣传培训2期200人次、“两后生”培训30人次,免费发放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读本和宣传手册600余本。积极争取下拨因灾倒损房屋维修重建资金和困难群众冬春救助资金,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平安温暖过冬过节。


建制度,强机制,协同联动促共治

——完善优化工作机制,下好“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一盘棋”。一是健全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四部两委”工作新机制,明确“统”与“分”、明晰“防”与“救”。制定《会宁县各相关部门单位安全生产职责清单》《“两委四部”工作规则》《会宁县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目标考核评分细则》等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划分,形成分工负责、联防联治、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和分工清晰、职责明晰、互为衔接的应急指挥体系。二是“属地管理”与“行业监管”迈上新台阶,呈现新气象。顺应基层乡镇机构改革政策方向,全局谋划,顺势而为,在全县成立27个乡镇应急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了人员配备、保障了安监津贴补助、整合了相关监管职能、明确了权责范围、充实了执法力量、强化了属地管理,全面推进了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建设。县直部门单位职责职能进一步补充完善,行业监管协同机制更加成熟顺畅,监管执法更加精准,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县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迈上新台阶,呈现新气象,呼唤新作为。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打好“全灾种、大应急”抢险救援“主动仗”。全县着眼“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和工作需要,制定印发《会宁县自然灾害预防预报预警救援工作联动机制(试行)》文件,建立自然灾害预防、自然灾害预报预警监测、自然灾害预警发布、自然灾害救援联动等四大协调联动机制,彻底解决了应急系统孤军作战、条块分离的“老大难”问题,全县抢险救援工作能力水平得到了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基本盘 

——深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全县围绕提升全民事故灾害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电视访谈、悬挂横幅标语、制作宣传大篷车、播放警示教育片、张贴标语、发放资料等方式普及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220余块,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

——提升基层防灾减灾工作能力。从防汛救灾到森林草原防火,是这样一组数据见证着会宁这片红色热土所经受的磨难和打击,同时也见证着会宁的坚强和伟大。一年来,全县共发布气象预警信息153期、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0期。启动县级洪涝救灾、防汛和地质灾害IV级应急响应,汛期协调发放救灾帐篷15顶,转移安置农户13户62人。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1处,所有隐患点全部落实了群测群防措施,发放了“两卡”,确定了以乡村社三级干部为主的监测预警人员。召开县级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题会议2次,制定《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水平实施意见》,发布《会宁县森林草原防火禁火令》和防火倡议书,与乡镇签订了《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目标责任书》。组建基层安监员、灾情信息员和应急联络员“三员”队伍共1044人,打通了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扎实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科学制定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督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一年来与18家工贸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监督指导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全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道路运输、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等行业领域自查发现隐患216条,整改184条,整改率85.18%;8个督查组督查企业45家,督查指出问题19条,行政处罚2次,罚款46万余元,约谈警示企业2家,专项整治行动正向深向细有力扎实推进。

——实现消防安全水平新突破。这一年,全县拆除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搭建的彩钢房9600余平方米,督促18家高层住宅小区、9家其他住宅小区、58家重点单位完成消防车通道标识标线任务,下发违法占用消防车通道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28份;检查单位2625家,发现火灾隐患(违法行为)1443处,督促整改隐患1442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837份,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51份,下发临时查封决定书46份,“三停”单位7家、罚款30.75万元。省市县三级配套经费335.1万元,为全县33个社区、10家高层住宅小区、700户高层住户专项采购消防器材装备2267件套,切实提高了全县消防工作水平和保障能力。

——全方位多领域实现应急演练。结合县情实际、区域特征、行业特点,全县适时组织开展医疗救援、消防安全、防汛救灾、地震、道路防滑保畅、高层建筑安全等多个领域应急演练97场次,参与应急演练2.3万余人次,参加省级应急救援、消防灭火演习演练观摩28人次,切实增强了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技能,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稳步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项目。全县上下把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九大工程”项目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十三五”时期全县谋划灾害防治项目27个,其中2个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2个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1个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等6项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其余21个项目正全力推进,全县应急管理“六大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一年来,随着部分灾害防治项目的竣工投入使用,我们的马路更宽了、路灯更亮了、城区排水更畅了、农村供水更稳了、山峁梁川更绿了、应急广播更响了。

——积极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是掌握灾害底数,提升防治能力的基础,会宁把灾害风险普查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成立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减委主任担任组长,县直各部门、驻会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人财物保障,坚持从全局谋划、从细处着手,全面推动各项普查工作任务落实。

—— 谋划“十四五”应急管理新发展。立足新时代应急工作新格局、新机制、新要求,谋划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大楼,配套相关设施设备,真正实现应急指挥调度“一张网”“一股绳”“一盘棋”;谋划构建全域覆盖的灾害感知数据采集传输网络,将重点企业、重点风险隐患、重点灾害区域纳入在线实时监测,实现重点部门单位信息交换共享、异地灾害风险隐患实时监测预警预报和协同高效有序救援;谋划建立3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基地,打造面向社会公众的集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逃生、安全知识等实景体验与实操训练为一体的安全防灾科技体验场所;建设一级消防救援站1个,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得到有序规整、消防科普教育得到有效发挥、应急救援工作队伍得以枕戈待旦,全面提升应急救援水平和能力。

    勇担新使命,整装再出发。2021年全县应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披荆斩棘、保驾护航,誓护群众平安幸福,必促社会和谐稳定,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确保全县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形势总体稳定,以优异成绩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