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房吴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索引号: | GS3380/2020-5898 | 部门: | 四房吴镇 |
---|---|---|---|
栏目: | 环境保护 | 来源: | 党政办 |
作者: | 日期: | 2020-09-14 |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四抓四促”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填、拆、归、清、修”“五字经”,及时安排、上下联动、干群齐心、全民参与,紧盯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对全镇范围内垃圾进行全面彻底清理,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各项工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宣传发动上齐发力。一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流动宣传车等加强舆论引导,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做到环境卫生整治政策户户知晓、人人参与,营造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抓整治的良好氛围。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发放“倡议书”4800余份,制作宣传标语126副、悬挂宣传条幅63条,流动宣传车巡回宣传10次,发布人居环境整治简报10余篇,实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二是全镇10个村(1个社区)63个社,逐社召开社员大会,动员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全镇累计发动群众5800余人次;并借鉴疫情防控期间组建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组建环境整治网络体系,共组建保洁队伍63支。三是积极开展文明示范户评比活动,落实奖惩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镇村社干部主动带头打扫环境,以实际行动引导村民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让广大农户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
(二)在工作措施上求创新。我镇推进“三抓一规范”措施(抓管理机制、抓宣传发动、抓重点整治,规范群众行为习惯),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一是实行镇村干部分区域包干、网格化管理制度,对所辖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确实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处”,对重点难点区域建立台账,并明确督办责任人,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为增强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镇重点在机械投入、设施配备、人员报酬落实及工作奖惩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以制度创新促进工作落实。三是村社干部先行一步,带头做到把各自庄前屋后的生活垃圾及时、定点处理,把有使用价值的柴草、生产生活用具等定点堆放、收拾整齐,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镇各村党支部共计600余人农村党员主动参与“四抓四促”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三)在落实整治上抓重点。全镇积极落实“四个一”工作法(一村一台大型机械、一村一辆大型转运车、一村一批人员、一村一支保洁队伍),重点在“填、拆、归、清、修”5个方面下功夫,再次掀起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一是在“填”字上,坚持把各村组垃圾填埋点作为整治重点,共填埋处理生活和建筑垃圾2274处2440.83吨。二是在“拆”字上,把拆除沿路沿线残垣断壁、破烂圈舍、乱搭乱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等作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硬指标”,目前拆除残垣断壁195处2025.5平方米,拆除废弃房屋103处1849平方米,拆除广告牌匾 66块,牛皮癣226处 。三是在“归”字上,整理柴草秸秆498处73.1吨,粪堆71处64.9吨,整治厕所12座,农院规整2515处。四是在“清”字上,清扫村组主干道、“309”国道及“河三路”等25公里,治理生活污水48处,清理河塘沟渠12处、废旧农膜1055处117吨。五是在“修”字上,共修缮村庄主干道两旁有残缺、需要保留的墙及表象较差、无安全隐患的破旧住房等52处,共计630㎡。
(四)在督促检查上重实效。坚持把督导检查工作贯穿环境专项整治全过程,实行定期督查、随机抽查、通报约谈等跟踪问效制度,由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随时督查、分管领导定期检查、包村组长经常自查,严格落实环境卫生属地管理责任制,即“谁分管谁负责、谁包村谁负责、谁家的谁负责”。我们按照“一天一通报、一周一排名”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进督促整改,对行动迟缓、整治不力、成效不明显、排名靠后的村和网格负责人进行提醒约谈,对连续3次以上排名靠后的村,由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四房吴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处理,并由镇纪委进行严肃问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县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有差距,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重视不够,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村与村之间开展整治不平衡,部分村环境卫生整治措施不力,影响工作的整体效应。三是部分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保洁措施跟不上。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镇上下在思想上再统一、在行动上再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力促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水平。一是继续强化宣传引导。结合“三晒三比三赛”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生活品味,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确保农民既用心参与活动,又享受劳动成果,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二是继续强化工作措施。同脱贫攻坚相结合,联合帮扶单位进行结对帮扶,提升贫困户家庭环境;同农村卫生家庭创建相结合,以庭院内外“三包”为抓手,使卫生家庭创建全覆盖;同乡镇河长制相结合,全镇河长要加大巡河力度,解决沿河垃圾、河道垃圾的乱倒乱排现象,规范河道治理,不断推进全镇面貌更上新台阶。三是继续完善长效机制。坚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加大整治力度,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奖惩措施,执行落实好已经建立的卫生打扫、垃圾清运、全天保洁、门前三包等机制,下功夫拆除国道、村组主干道两旁等视野范围内残垣断壁,切实消除“视觉贫困”现象。四是继续强化督查问责。进一步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落实督查检查全覆盖、无死角。将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进行典型宣传,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公开曝光,让先进有光有彩,让后进无地自容,真正通过强有力的督查通报机制,推动全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