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家所镇2019年春耕生产暨顶凌覆膜 工作实施方案
索引号: | GS4098/2019-5282 | 部门: | 翟家所镇 |
---|---|---|---|
栏目: | 强农惠农信息 | 来源: | 会宁县政府 |
作者: | 日期: | 2019-02-22 |
为深入实施科技抗旱增收工程,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步伐,强化全镇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保障,确保全镇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进一步强化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把全镇春耕生产暨顶凌覆膜(黑膜马铃薯垄上微沟高产栽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县上春耕生产暨顶凌覆膜工作安排,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实施贫困户产业覆盖达标增效行动,紧扣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围绕“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的总体思路和“1+N”产业助农增收模式,坚持“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按照“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产业路子,把万亩全膜玉米和万亩黑膜马铃薯作为保基本口粮、保基本收入、保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深入推进全镇基础产业全覆盖。
二、基本原则
(一)全面推进。将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一膜多年用免耕种植等技术作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措施,在全镇12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和平政社区全面推广种植,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旱灾制约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二)示范建设。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种植, 要按照示范带、示范点、示范户建设要求,形成以国道沿线、桃吊路、和商路等跨村组道路为主的纵横相连网络优势示范带,发挥规模带动效应。
(三)技术支撑。加强农民培训,实行科技入户,集成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做到良种与良法结合,主推技术与配套技术结合,试验研究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四)突出主体。在项目扶持、政府推动、大户带动的前提下,突出群众、特别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在工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调动贫困村贫困户种植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目标任务
在全镇12个行政村和平政社区,大力实施脱毒种薯品种改良,落实全膜玉米种植4.4万亩,其中2018年秋季已完成2.244万亩,剩余2.156万亩;黑膜马铃薯种植3.6万亩,其中2018年秋季已完成覆膜1.15万亩,剩余1.15万亩;2019年春季顶凌覆膜任务为1.3万亩,今春共需要落实覆膜任务4.606万亩,同时要抓好其他粮食、经济作物的种植。
四、实施内容
(一)保障好春耕备耕。落实4.4万亩全膜玉米和3.6万亩黑膜马铃薯基础产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镇实现整体脱贫的产业保障,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积极衔接县农技、气象、供销等部门,随时掌握并发布气象、市场信息,各村要时刻关注土壤解冻、墒情等情况,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大力宣传,有计划地组织农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等工作,特别要谋划好应急化肥、籽种供应、地膜调度发放等。同时,各村要积极对接村级农业技术员,对现有各类春耕农机具进行检修,确保在春耕生产中能够正常运转。
(二)谋划好产业布局。因2018年秋季后期雨雪天气频发,导致各村秋覆膜欠账较大,今年立春早,气温回升快,降水偏少,土壤解冻早必然导致土壤缺墒,春耕生产有效时间与往年相比大大缩减,同时要用顶凌覆膜来弥补秋覆膜欠账,加重当前春耕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村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当前现状,及早做好宣传动员和指导工作,提前谋划好春耕作物的布局,特别是顶凌覆膜集中连片区域的选定、特色作物种植农户及种植区域的选定等工作。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户做好对一膜两年用的,推广种植豌扁豆、胡麻、糜子、谷子等作物区域的谋划选定。
(三)落实好点带规划。片带建设是落实全县两个一百万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落实“两园两率两节点”举措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突出抓好片带点的示范建设,有助于增强对比效应,提高辐射带动作用。一是抓示范带建设:在桃吊公路沿线的高咀、新智、焦河3个村建设1个3000亩全膜玉米示范带,党八公路沿线的杜湾、塬坪、翟所、新智4个村建设1个3000亩全膜玉米示范带,国道312沿线的张城、观音、杜湾、翟所4个村建设1个2000亩黑膜马铃薯示范带。在和商公路沿线的翟所、夏阳2村建设1个1500亩全膜玉米示范带,和新公路沿线的陈湾、焦河2村建设1个1500亩全膜玉米示范带,高咀、观音2村建设1个1500亩黑膜马铃薯示范带,焦河村建设1个1500亩黑膜马铃薯示范带。二是抓示范点建设。观音、张城、张岔、陈湾、翟所、塬坪6个非贫困村和平政社区各建设1个500亩以上的黑膜马铃薯集中连片示范点,确保贫困户人均种植黑膜马铃薯2亩以上;同时,各村要动员群众利用2018年示范点(片)的残膜点种马铃薯、高粱、胡麻、谷子等作物,实现新旧全膜齐覆盖。三是抓示范户建设。全镇92个村(居)民小组每组发展覆膜15亩以上的示范农户10户。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把顶凌覆膜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管理中,作为考评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要靠实各村“一把手”负总责,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村干部、组干部“五包”(包任务面积、包技术培训、包农资供应、包天间管理、包种植效果)全员责任制,大干40天,持续推行三项制度:1.分片负责制。实行党委委员分片联系村制度,按照联系村分片,每个党委委员负责两个村的覆膜落实工作,抓指挥,抓重点、抓示范点。2.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镇、村层层签订面积落实和技术服务责任书,明确任务,靠实责任,狠抓落实。3.日报告制。从3月1日起,各村每天下午5点前要对当天顶凌覆膜进度情况报告镇农业服务中心,镇上对工作进展情况一日一通报,推动任务落实。
(二)合理使用机械,解决劳力问题。各村要充分认识当前任务形式,时刻关注土壤解冻情况,要精心考虑、周密部署,特别是当前覆膜有效时间短、劳动强度大、劳动力短缺的实际,在整地、运肥、覆膜等各个环节都强化农机服务,提高机械化水平。各村要对已投放的拖拉机、大型起垄覆膜机、小型人畜力起垄覆膜机等各类农机具进行检修,确保所有机具早维修、早发挥作用,各包村干部、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牵头组织,以村或片带为单位组建农机服务队,统筹调度,合理安排,确保现有机械满负荷、高效率运行,全面加快覆膜进度,切实提高覆膜质量。
(三)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宣传培训。各村要积极组织种植大户现身宣讲、群众观摩等方式,进一步加黑膜马铃薯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的宣传力度,造舆论、造声势,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迅速掀起覆膜高潮,镇农业服务中心要配合县农机部门把技术服务贯穿到推广工作全过程,采取集中办班和专题讲授相结合、理论培训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技人员专题培训、参与人员集中培训、农民骨干重点培训和示范农户普及培训,做到骨干培训到村、普及培训到组、主要技术讲解到人。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根据县农牧局要求组织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组,全面负责示范带、示范点技术指导。各村要积极引导本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加大对闲置耕地和撂荒耕地流转力度,以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为主,培养一批生产技术好、机械化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示范点带动落实顶凌覆膜工作。
(四)提供信息服务,确保物资供给。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变化,及时提供信息,搞好培训,强化服务,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积极协调衔接,全力做好春耕备耕、优价化肥供应、黑膜调度发放等工作,同时监督各村对县上统一采购的地膜,要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以村为单位分户造册,以户为单位发放供膜卡。要求新聘任的村农技人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参与物资发放,全程进行监管,确保物资发放到户。供膜清册上要按照要求签字盖章后报镇农业服务中心,做到档案资料一致、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