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聚力乡村旅游助脱贫
索引号: | GS1923/2019-5091 | 部门: |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
栏目: | 文化信息 | 来源: | 文旅局 |
作者: | 日期: | 2019-05-15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日前,第三届甘肃·会宁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第二届甘沟牡丹乡村文化旅游节相继开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乡村旅游已成为全县产业融合、全域旅游新的增长极。发展好乡村旅游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会宁整县脱贫攻坚战有着重要战略意义,全县上下要以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建设旅游文化城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动乡村旅游加速升级、提质增效,带领群众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奋勇向前。
全域旅游方兴未艾,乡村旅游前景可期。
聚力乡村旅游助脱贫,要注重生态保护,坚守“绿色”。发展乡村旅游,就是发挥乡村的绿色生态优势,不断提高绿水青山的“颜值”,提升“金山银山”的价值。各乡镇要统筹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充分维护原生态村居风貌,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使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真正让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聚力乡村旅游助脱贫,要注重文化传承,塑造“灵魂”。留下乡情、记住乡愁、守护乡韵,乡村游就能兴人气、聚财气、有灵气。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特色,将其与本土文化紧密融合、与当地资源紧密结合、与游客兴趣紧密贴合,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本的乡村旅游,激发乡村旅游的无限生命力。
聚力乡村旅游助脱贫,要注重人才培养,保持“活力”。人才短缺是乡村发展旅游业的关键,也是短板。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开展乡村旅游带头人的遴选与培养,着力培养“领头雁”,坚定当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决心和信心,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提档增速”,促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