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审计局2017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索引号: | GS2911/2017-4780 | 部门: | 审计局 |
---|---|---|---|
栏目: | 审计信息 | 来源: | 审计局 |
作者: | 佚名 | 日期: | 2017-03-17 |
白银市审计局2017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2017年是完善审计制度,加快审计改革创新的关键之年。白银市审计工作将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全市中心工作,加大审计力度,强化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的保障和监督作用,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以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认真践行“参谋有道、服务有方、监督有力、整改有效、创新有为”审计工作新理念和“3363”审计工作新思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改革、安全、绩效”为目标,严格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大力推进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项目安排的原则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的理念,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不断拓展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坚持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把推动国家和省市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作为首要任务,审计中要重点关注“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民生保障等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查深查透,揭示体制机制性问题,着力提升审计工作成效。
三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在项目的计划安排上,要遵循量力而行,合理均衡的原则,合理控制审计项目数量,避免项目多、任务重造成的审计效率低,质量不高等问题。在项目组织实施上,坚持全市审计“一盘棋”思路,对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统一组织的重点审计项目,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注重应用“上审下”、“交叉审”、“联合审”等方式,实现一组多审、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同时要加大审计组在时间、效率、成本等方面的控制管理,着力提高审计效率。
三、项目计划安排
2017年度计划安排50个审计(调查)项目,其中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1个,财政审计2个,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10个,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2个,资源环境审计1个,专项审计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调查)3个,政府投资审计11个。
(一)政策落实跟踪审计(1项)。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统一部署,继续跟踪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促进各级党委、政府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贯彻落实为目标,重点关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地方政府性债务、财政存量资金盘活使用、通村道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营改增”等减税降费、科技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领域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和效果。按照审计署和省审计厅每季度确定的跟踪审计重点,立足我市实际,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严肃查处弄虚作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重大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督促整改,提出意见建议,推动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到位。
(二)财政审计(2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保障公共资金安全、促进依法行政为目标,对市财政局、市地税局财政预算执行和税收征管进行审计。重点关注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和重点专项资金管理分配及绩效、财税政策执行、存量资金盘活、决算草案编制、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和公务用车改革等情况以及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效果。促进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真实性,推进整合专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资金绩效。
(三)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10项)。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省委“双十条”、市委“十六条”规定,以部门预算收支的真实性为基础,对市编办、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安监局、市旅游局、市经合局、市对外联络处、市农科所等10个部门单位2016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重点检查市直部门和单位“三公”经费、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情况,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使用、政府性债务管理及风险防控、公务交通补贴发放等情况以及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情况。揭示财政收入及资金管理分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评价从预算到决算全过程各环节资金运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促进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22项)。以客观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促进被审计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为目标,加大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资产、资源密集领域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根据市委组织部委托对市编办、市工信委、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安监局、市旅游局、市经合局、市对外联络处、市农科所、市公交公司等11个单位领导干部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市监察局、市房产局、市市场服务处、会宁县公安局、会宁县红军会师旧址管委会、白银刘川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会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市兴电工程管理局、白银区动迁安置服务办公室、平川区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靖远县第一中学等11个单位原任领导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贯彻执行经济法律法规、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重大经济决策,财政收支,财政资金存量盘活和使用效益,国有企业改革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大投资项目实施及效果,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环境保护责任,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领导干部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等情况。
(五)资源环境审计(1项)。以推动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计划对白银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实施离任审计。重点关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环境保护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相关目标责任完成等情况,揭示资源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六)专项审计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及审计调查(3项)。
1.2016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以推动政策落实,规范管理、提高绩效、促进分配公平、维护人民群众住房保障权益为目标,根据审计署、省审计厅统一安排,对白银市本级及所属县区2016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总体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完成、专项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工程建设、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和棚改货币化安置、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情况。
2.2016年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以推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的统一安排,配合省审计厅对景泰县、靖远县2016年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同时市审计局组织对会宁县、平川区、白银区2016年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和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扶贫项目建设等情况。通过审计,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的落实和项目资金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确保惠民政策、资金落实到位。
3.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经费审计调查。以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审查、评价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管理和使用情况为重点,对会宁县2016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校园校舍建设、设施设备购置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揭露查处违规套取、挪用、截留资金等问题。
(七)政府投资审计(11项)。 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促进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为目标,计划对白银市公安局长征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及附属工程、白银市级公共租赁住房及附属工程、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业务用房及附属工程、白银市市政道路工程、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白银市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市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白银区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工程、市政园林基建项目(银光公园二级改造、兰白高速白银西入口绿化、西山公园南入口景观提升)等10个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同时对白银市地下管廊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竣工验收等制度和规定的执行情况,设计、施工变更的内容和程序执行情况,概算投资的调整、执行、控制情况等。根据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规定,继续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核。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计划执行全过程管理。严格按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开展审计工作,计划下达后,认真组织实施,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和调整审计项目,确保审计计划的严肃性。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质量控制、结果运用、跟踪督查、责任追究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提升审计工作成效。
(二)加强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全面开展计算机审计,在做好计算机审计应用案例总结和推广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审计的思维、技术、方法和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核查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三)加强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管控。牢固树立“一盘棋”和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理念,结合项目计划确定的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加强协调配合和进度控制,确保按时完成计划任务;要严格审计现场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完善质量管控措施,落实质量责任,确保项目审深审透审实。同时,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跟踪督促整改,建立整改落实销号台账,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逐项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