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全镇冬季取暖管理严防煤气中毒工作的通知

索引号:GS5180/2019-446部门:会师镇
栏目:部门文件来源:文件
作者:日期:2019-10-22

各村(社区):

近日,我省发生一起炕烟中毒意外事故,省市领导先后就此事作出批示,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主要领导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冬季取暖管理工作,严防煤气中毒事故发生,确保岁末年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现就切实加强全镇冬季取暖管理,严防煤气中毒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近年来,部分群众由于冬季生火取暖不慎、房屋通风不畅等原因,导致煤烟中毒伤亡事件时有发生,类似现象虽属个别,但均给遭受灾难的农户带来生活和精神上的沉重打击。当前,已进入深冬,天气严寒,预防群众由于生火取暖避免煤烟中毒显得更为重要。各村、各社区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冬季安全生产工作,特别要针对冬季农村群众和部分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煤炉取暖问题,要进行专门安排,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坚决防范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二、迅速开展排查

各村、各社区要按照全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求,积极动员组织村、组干部及帮扶干部深入户中帮助村民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认真检查燃煤、取暖设备是否安全、电路有无老化破损、煤炉烟囱是否完好、房间通风是否良好等,严格落实好预防煤气中毒的安全管理责任和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村民使用煤炉取暖生活生产安全。学校要组织开展冬季取暖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各企业要对员工宿舍的煤炉取暖和用电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予以排除。各社区尤其要加大对城区平房区和房屋出租户冬季取暖安全的宣传,严防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三、强化安全宣传教育

各村、各社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主要领导批示精神,迅速组织人员,深入村、组、辖区生产经营单位,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冬季取暖安全宣传教育,特别要将《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预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见附件)发放到每一户家庭,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煤气中毒的原因、类型、救护措施、防范措施以及认识误区等基本知识。同时,要广泛开展以防煤气中毒为重点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用煤知识,逐户提醒,逐个教育,充分利用好“两微一端”等媒体,在各类微信、QQ群中及时推送事故案例、安全警示、安全常识等提示信息,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不发生类似事故。

附件:《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预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会师镇人民政府

2019年10月20日

附件

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预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各位父老乡亲们,你们好!

冬季来到,目前有些家庭还在使用烧煤等取暖设施,为保证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会师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向您介绍预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0.04%-0.06%时,就可使人中毒。

一、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镇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二、识别煤气中毒的方法

1.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3.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智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三、煤气中毒的急救原则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4.对中毒较轻的病人,可以让他喝些浓茶,鲜萝卜汁和绿豆汤等。

5.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让病人平躺下,解开衣扣和裤带。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入医院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四、预防煤气中毒方法

1.合理使用煤炉,装上烟筒并使其完整。

2.煤炉、烟筒一定要密封。架设在室内通煤气的炉筒各接口处,必须要用双层塑料胶带或黑布胶带缠绕使其封闭,而炉筒各接口处要顺向连接并保持一致,保持通风流畅。

3.夜间用煤球封火时可以打开一扇窗户适当留通风口,千万不可封死所有通风的地方。

4.用煤炉做饭时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5.使用煤炉户最好三四天清理一次烟囱内的杂物,以防烟灰堵塞烟筒,影响煤气出路。

6.装有土炕取暖者检查墙壁结合处是否严实,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卧室。

7.睡觉前应该仔细检查煤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关死。

8.切忌在没有烟囱的情况下在室内用煤炭、木柴等可燃物取暖。

五、对煤气中毒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思想麻痹。煤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在不少人认为不会产生煤气的时候,煤气却已存在了。其实,所谓煤气就是煤、碳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只要有煤炭燃烧,就会产生煤气,特别是氧气供给不足的燃烧,如火炉在烧旺之前或将熄灭的时候,产生的煤气更多。

误区二:把人冻一冻或灌些醋、酸菜汤就可解毒。发生煤气中毒后,轻者只要把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就可以逐渐恢复,重者使用高压氧舱治疗效果也很好。但寒冷及醋、酸菜汤并无解煤气之毒的作用,如果把病人抬到寒冷的地方,反而会使病人因受凉感冒或并发肺炎而加重病情,或因延误抢救时间而带来严重后果。

误区三:有些人认为,煤气中毒经抢救恢复了健康后就平安无事了。实际上有的中毒者过2周至3个月时间又突然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瘫等症状,往往被误诊为脑出血、精神病等。其实,这仍是煤气中毒的特殊表现,只要把救治时间延长一段,就可防止发生这些后续症。

误区四: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或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有些人认为在火炉上放些白菜叶、橘子皮、松树枝之类,或放一盆凉水,或在地上洒些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其实白菜叶之类不能与一氧化碳起任何化学反应,一氧化碳也不能溶解在水里,因此,这些东西都不能解煤气之毒,自然也就不能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

预防煤气中毒其实简单,这里有四句话送给大家,希望牢记于心!

思想重视别麻痹,烟筒风斗安装齐。晚上封火开炉档,“涮锅”勿忘透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