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商务局2019年部门决算
索引号: | GS2143/2020-408 | 部门: | 商务局 |
---|---|---|---|
栏目: | 预算决算 | 来源: | 商务局 |
作者: | 日期: | 2020-10-12 |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拟定全县商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推进全县商贸流通发展,推动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3)负责全县市场体系建设,负责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和城乡商业网点规划,组织落实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生产资料流通管理工作,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并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
(4)负责酒类、成品油等商贸流通行业的经营许可,承担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开展成品油、汽车流通(含品牌车和二手车)市场监管工作。
(5)负责拟定全县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推进药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指导药品流通企业改革,推动现代药品流通方式的发展。
(6)负责拟订全县服务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县生活性服务行业进行指导管理。
(7)负责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指导商业信用销售,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按有关规定对拍卖等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8)负责全县商务系统招商引资工作,监督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合同、章程,指导和管理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和进出口工作,转报或审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的合同、章程及其重大事项变更。
(9)负责全县对外商务经济合作,指导和监督对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等业务的管理;负责对县内外派劳务和境外就业人员管理及权益保护工作;依法审核或核准上报县内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管理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非政府组织无偿援助项目及赠款工作。
(10)负责归口管理组织实施各类涉外商务交易会、展览会和展销会等活动。
(11)负责全县商务新闻发布、宣传工作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12)负责全县商务业务指导、队伍建设,指导全县商务领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工作。
(13)负责商贸流通领域及服务行业的安全监管。
(14)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15)职能转变。
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完善酒类、成品油和二手车备案、检查、监测等体系,提升监管队伍职业化水平。落实主体责任,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保障药品、酒类、二手车、餐饮住宿等商贸流通领域行业安全有效运行。完善市场建设、再生资源回收、药品、汽车流通、成品油周期管理制度,强化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 满足新时代公众用油、用车、用药和市场公平交易需求。
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酒类商品批发经营许可办事流程。创新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服务水平。
(16)有关职责分工。
与县发展和改革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县商务局负责成品油经营许可备案报批和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全县加油(气)站、成品油库的网络规划和布局建设工作。
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县商务局负责拟定药品流通发展规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药品流通安全质量的监督管理;县商务局负责拟定促进餐饮服务发展规划和酒类流通许可经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酒类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2.机构情况。
(1)办公室。负责机关日常工作。承担机关党建和纪检、人事管理、机要、保密、党务、政务、财务、文稿起草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2)商贸流通发展股。负责指导全县商贸流通工作,承担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发展职责,对拍卖、汽车流通、药品和旧货流通等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3)市场建设管理股。负责推进全县市场体系建设,监测预警全县重要消费品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指导商业信用销售,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4)对外经济合作股。负责全县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商务系统招商引资和贸易投资。负责全县境外劳务外派和就业管理,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展览会和展销会。
(5)服务行业管理股。负责全县生活性服务行业的指导管理,推动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体系;负责全县住宿餐饮行业指导和烹饪协会工作。
(6)行政审批股。负责品牌车、二手车等商贸流通企业设立及变更等事项的审核备案;核发酒类商品批发许可证;负责全县审批权限内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等事项的审核备案。
3.人员情况。
根据《县委办发〔2019〕36号》、《会机编发〔2019〕6号》文件规定,县商务机关行政编制7名,核定局长1名,副局长2名;事业编制12名。目前单位在编人数共17人,行政编制6人,事业编制11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19年主要工作成效
1.开展三大专项行动,夯实内贸流通基础
(1)开展“电商扶贫”清零行动
(2)开展“消费促商”专项行动。
(3)开展“通道物流”专项行动。
2.推进三大民生工程,活跃县域经济发展
(1)推进市场建设工程。
(2)推进环境整治工程。
(3)推进便民服务工程。
3.做好两项巩固提升,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1)做好餐饮巩固提升。
(2)做好家政巩固提升。
4.落实扶贫两个责任,助推整县脱贫摘帽
(1)落实驻村帮扶人员责任。
(2)靠实帮扶单位帮扶责任。
5.紧扣一项重要指标,实现零售总额平稳增长
(1)积极部署抓落实。
(2)政企联动保增长。
(3)上限入库增后劲。
6.坚持一个核心保障,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1)以从严拧紧党风廉政建设为目标,落实政治责任。
(2)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提高党建水平。
(3)以落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筑牢党建基础。
二、2019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2019年部门决算公开共8张表,分别是: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三、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35.91万元,年初预算支出为935.91万元。由于机构改革,我单位为2019年新成立单位,因此无上年收入支出预算。
本部门2019年度收入合计935.9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88.21万元,占94.9%其他收入5.1%万元。
本部门2019年度支出合计872.9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82.65万元,占20.92%;项目支出690.26万元,占79.08%。
本部门2019年度年末结转和结余63万元,我单位为2019年新成立单位,因此无上年结转。
(二)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35.91万元,决算收入为935.91万元,预算支出为935.91万元,决算支出为872.9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支出190.45万元,决算支出182.65;项目预算支出745.46,决算支出690.26,预算支出与决算支出相差63万元。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2019年财政拨款总收入为935.9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935.9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元。2019年财政拨款总支出为872.91万元。按支出性质和经济分类分基本支出182.65万元,项目支出690.26万元。按功能分类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83万元,占支出比重1.4%,卫生健康支出5.65万元,占支出比重0.65%,农林水支出365.76万元,占支出比重41.9%,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69.99万元,占支出比重53.8%,住房保障支出9.68万元,占支出比重1.1%,粮油物质储备支出10万元,占支出比重1.15%,。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9年度一般公共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92.6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38.36万元,我单位为2019年新成立单位,无上年相比数。人员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44.29万元,我单位为2019年新成立单位,无上年相比数,公用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其他交通费用。
四、“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支出总额情况。
2019年度本部门“三公”经费支出共计1.5782万元,我单位为2019年新成立单位,无上年相比数。
(二)“三公”经费分项支出情况。
公务接待费1.1122万元,主要用于接待相关部门检查指导工作发生的接待支出,我单位为2019年新成立单位,无上年相比数。
会议费支出情况:2019年会议费实际支出0.47万元,我单位为2019年新成立单位,无上年相比数。
(三)“三公”经费实物量情况。
公务接待批次5次,人数38人。2019年本部门人均接待费60元。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六、专业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在此反映。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各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经费、从非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以及行政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填列在本项内。
(五)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不包括事业单位净资产项下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七)结余分配:指单位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根据《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财教[2012]32号)规定,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确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结转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不包括事业单位净资产项下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其中:人员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除“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等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护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四)工资福利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十五)商品和服务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战略性和应急储备支出)。
(十六)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十七)其他资本性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非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构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和财政支持企业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
注:以上为常见专业名词解释目录,仅供参考,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释和增减。比如可将类级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细化解释到项级。各单位将***全部改成数值,红色字体部分全部修改,将人称变换为第一人称
附表:2019年部门决算公开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