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召开全县蔬菜产业推进会议

索引号:GS4232/2018-3900部门:乡村振兴局
栏目:巩固拓展来源:扶贫办
作者:日期:2018-11-28

11月22日,会宁县召开全县蔬菜产业推进会议。县委书记王科健在讲话时强调,发展蔬菜产业是一项强县富民的德政工程,全县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念,把这项产业打造好、发展好,让高原夏菜成为会宁大发展的驱动工程、百姓快致富的民生工程、县域强支柱的产业工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太洲,县委副书记、县长秦俊山,县政协主席李进军出席会议。

从去年10月份以来,全县在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5亿元以上,在15个乡镇的33个村,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完成塑料大棚骨架搭建19350座,并同步配套建设蓄水池、道路、电网、预冷库、育苗基地等配套项目。同时不断加强技术服务,强化产销对接渠道,先后在15个乡镇发展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个,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预计通过蔬菜产业可增收5523万元。

王科健指出,我们前所未有的把蔬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真正到位,使农民快步走上致富道路,总体上实现了大棚建设、种植规模、基础保障、覆盖达标、带动增收、对接市场“六个重大突破”,呈现出发展劲头足、品牌质量优、农民收益好“三种可喜局面”。特别是蔬菜产业提振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打破了传统的种植模式,解放了思想、掀起了一场种植业新技术革命,更为产业覆盖达标闯出了一条路子、搭建了一个平台,超预期增加了农民收入。可以说在会宁发展蔬菜产业必将大有天地、必定大有希望、必会大有作为。

王科健强调,打造好、发展好蔬菜产业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不懈地努力和辛勤付出,攻克一个个难关,把会宁高原夏菜推向新高度;要充满激情、雷厉风行,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蔬菜产业发展当中,强力推动蔬菜产业覆盖达标工作;要情系百姓、勇担重任,用自己的最大努力给予贫困群众帮助和支持,真真切切带给贫困群众实惠。

王科健强调,要坚持推动蔬菜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强力推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要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直接对接北上广深、东南沿海及海外市场,让会宁高原夏菜在一带一路上神“菜”飞扬。要坚持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管好生产过程,制定一个约束性办法和品牌化实施意见,推进绿色化生产与品牌化发展。要坚持融合发展、实现增值增效,不拘一格、拓展多种模式,实现蔬菜产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示范带动现代蔬菜产业新发展。要坚持质效优先、实现持续发展,“产”和“管”并重,依托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推行蔬菜标准化,推动建立一批蔬菜标准化生产园区,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突出新型主体与农户利益连接,突出产后加工增值,突出信息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全产业链附加值。要坚持科技支撑、加快全面发展,加强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信息预警指导,加强“互联网+现代农业”平台建设,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

王科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帮助解决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大棚蔬菜产业健康、迅速发展壮大。要保质保量完成《会宁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会议纪要》中确定的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以及其中5万亩、10万座塑料大棚种植任务指标。要加强蔬菜产业服务部门的考核力度,切实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秦俊山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大政策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的浓厚氛围,确保蔬菜产业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一户一策”计划,逐村逐户,认真加以解决;要以重点任务为统揽,进一步理清思路,制定工作计划,细化重点任务,结合“两园两率两节点”产业脱贫行动,确保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0万座5万亩,全力推动蔬菜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要聚焦品牌创建,把优质蔬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培育壮大一批蔬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推动建立蔬菜产业扶贫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并强化源头管控,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以质量要市场、树品牌、提效益;要合理调配力量,紧密协作、全力配套,强势组织、充实队伍,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实地解决矛盾问题,提高各项工作的执行率、推进度。

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桐同志宣读《关于表彰2018年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先进个人的决定》。

县委常委、副县长伏涛安排全县蔬菜产业工作。

大沟镇、郭城驿镇、新庄镇、四房吴镇以及广州从化佳荔干鲜果公司、四川蒙阳国际物流城、会宁新元农业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先后作了交流表态发言。会议还对2018年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11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全体在家县级领导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