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索引号:GS2013/2017-3429部门:交通运输局
栏目:交通运输来源:交通运输局
作者:佚名日期:2017-05-09

甘肃省“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为统筹“十三五”时期我省综合交通发展,切实发挥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支撑作用,根据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综合交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交通行业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和扶贫开发等战略机遇,按照“陆水空并举、铁管邮衔接、综合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全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加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通道和枢纽作用有效发挥,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对全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城镇建设、扩大开放等起到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交通基础设施跨越发展,综合交通网络骨架初步形成。

  “十二五”以来,全省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民航、普通国省干线、内河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

  1.公路“三个贯通”提前实现。“十二五”时期,全省公路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300亿元,约为“十一五”时期投资的3倍,5年新增公路里程2.12万公里,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01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32.75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前实现所有市州政府驻地以高速公路贯通、所有县市区政府驻地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贯通,所有乡镇以沥青(水泥)路贯通。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速,5年新增高速公路1607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3600公里,“十二五”末全省县通高速比例达到62%。普通国省道技术等级明显提升,新建改建二级公路4580公里,“十二五”末调整后的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58%、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45%。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成效显著,5年新增农村公路1.94万公里,实施乡镇通畅工程1936公里,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4.2万公里,解决了7083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的问题,建制村通畅率达到82%。公路客货运输站场建设积极推进,新建成国家级公路枢纽项目7个、省级公路枢纽项目5个、区域级公路枢纽项目36个、乡镇汽车站436个、建制村停靠站点6479个。

  2.铁路建设明显提速。“十二五”时期,全省铁路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500亿元,新增铁路营运里程1365公里(含中川至马家坪铁路31公里),约占总里程的1/3。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平、天平、额哈、兰州至中川机场等一批铁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兰渝、宝兰、银西、敦格、干武二线、兰州铁路综合货场等项目加快实施,中卫至兰州客专、兰州至张掖三四线、平凉至庆阳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245公里,其中快速铁路860公里,铁路网密度达到91公里/万平方公里,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60%80%,铁路网覆盖12个市州。

  3.机场建设积极推进。“十二五”时期,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金昌金川机场、张掖军民合用机场、甘南夏河机场建成通航,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庆阳机场扩建工程完成,新建陇南成州机场、平凉机场、扩建敦煌机场和迁建天水机场等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机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末全省民航机场数量达到8个,县级单元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41%提高至55%

  4.内河航运振兴发展。“十二五”时期,全省加快以黄河航道和主要港口为重点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水运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新增码头泊位98个,完成黄河白银四龙至龙湾航运建设二期工程、黄河刘家峡港区航运设施建设工程、黄河乌金峡库区及龙湾至南长滩航运建设一期工程、黄河大峡库区航运建设工程、农村公路渡口码头建设工程、老旧渡船和塔架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黄河兰州新港航运建设工程、黄河大河家至炳灵寺电站段航运建设工程、洮河九甸峡库区航运工程等项目。“十二五”末,全省航道通航里程达到914公里,其中等级航道里程达到456.1公里。

1-1  交通基础设施“三个贯通”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三个贯通”

目标完成年

    

1

全省14个市州政府驻地以高速公路贯通

2014

 

2

全省86个县市区政府驻地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贯通

2013

 

3

全省所有乡镇以沥青(水泥)路贯通

2014

 

    (二)客货运输规模持续增长,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1.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十二五”时期,全省客货运输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民航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928.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5.3万吨,其中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全省公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3.7亿人次、旅客周转量249亿人公里,年均增长7.5%11.2%;货运量5.2亿吨、货物周转量912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7.5%17.7%。铁路运输能力明显提高,2015年铁路客货运输量分别达到0.31亿人次、0.59亿吨,年均增速约为7.3%3.7%

  2.运输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十二五”时期,形成以兰州枢纽为中心,陇海线、兰新线为主轴,宝中线、西平线和干武线等线路为支撑,便捷联通省内市州及周边省份的铁路网。陇海线、兰新线与包兰线、兰青线在省会兰州交叉,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X”形路网主骨架,使兰州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随着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相继开通运行,兰州铁路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民航航线网络加快拓展,“十二五”期间,新开通兰州至迪拜、圣彼得堡、香港等国际(地区)航线,以及甘肃省至国内大中城市航线,国际(地区)航线、国内航线达到129条,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运营航空公司达30家,航空运营市场初具规模。道路客运网络优化调整,2015年底全省已开通客运班线5035条,快速客运网络延伸至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兰州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加快推进,启动武威市凉州区、庆阳市西峰区省级公交都市试点建设,各市州初步确立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全省共开通城市公交线路663条。邮政快递网络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邮政普遍服务网点达到1656处,快递营业网点达到4000个。

  3.一体化运输起步发展。推进以兰州中川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为代表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体化运输效果显现。201510月,兰州中川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成运营,实现了民航、铁路、公路三位一体“零距离”换乘。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起步发展,积极推进平凉东运、酒泉亚飞等甩挂运输试点项目建设。

1-2  甘肃省历年旅客运输情况

年份

客运量总计(万人)

旅客周转量总计(亿人公里)

合计

铁路

公路

水路

民航

合计

铁路

公路

水路

2011

61331

2451

58355

96

429

629

364

265

0.22

2012

64885

2383

61884

94

524

666

380

286

0.21

2013*

36818

2522

33556

85

655

595

383

212

0.16

2014

39740

2672

36224

89

755

607

378

229

0.17

2015

41358

3100

37240

90

928

620

371

249

0.17

年均增长率

7.7%

6.5%

7.5%

1.4%

16.9%

6.5%

3.6%

11.2%

1.5%

            注: 年均增长率测算考虑了2013年公路水路运输量统计口径调整;民航客运量数据为旅客吞吐量。

1-3  甘肃省历年货物运输情况 

<

年份

货运量总计(万吨)

货运周转量总计(亿吨公里)

合计

铁路

公路

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