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险—掌握地震避险技能

索引号:GS4762/2023-32252部门:油房沟村
栏目:村务公开来源:
作者:日期:2023-04-07

1.什么是大震的预警时间?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短暂,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不同的阶段:地面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地面大幅度晃动(后晃);房屋倒塌。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叫大震的预警时间。

预警时间的长短与地震大小、距震中的远近、房屋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据唐山地震后的调查测算,以能够对预警时间做出估计的177例为依据进行统计,多数被震醒的人提供的预警时间仅为数秒,而震时清醒者提供的预警时间可达十几秒,少数可达20秒以上。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

2.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比如: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3.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有哪些?

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外墙边、窗户房。

4.怎样粗略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了。

因此,如果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须躲在室内有利避震的地方暂避即可。此时如果跑出,反倒有可能被一些飞来的瓦片等砸伤。

5.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6.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7.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要注意: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要到楼梯去;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8.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炕沿下或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坚固的桌子下(旁)或床下(旁)。

震时不可取的行为:滞留在床(炕)上;躲在房梁下;躲在窗户边;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9.在学校时怎样避震?

在学校,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冷静和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拿起书本或者书包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蹲下、抱头、闭眼,不要往教室外面跑。

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千万不要拥挤,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