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高山乡“补存栏、强产业、延链条”乡村振兴活动工作方案
索引号: | GS5205/2023-31510 | 部门: | 土高山乡 |
---|---|---|---|
栏目: | 部门文件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3-04-03 |
为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立足土高山乡资源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不断完善丰富产业发展新业态,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提升脱贫质效,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结合全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全省“三抓三促”行动和全市“铸魂强基、扛旗争先”干部作风整顿提升行动融合贯穿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全过程中,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排查问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整改问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对苗头性、潜在性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把问题找出来、隐患查出来、责任扛起来、整改实起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真改实改,动态清零。
二、工作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抓紧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果巩固,紧盯短板弱项,紧扣时间节点,对全乡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整改,高标准、严要求落实落细各项工作,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三、时间安排
2023年4月3日-4月底。
四、排查对象
对全乡6个行政村的所有农村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
五、工作内容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产业发展和“两不愁三保障”两大目标标准,以八个方面为重点,进村入户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的拉网式大排查,深入查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坚决把问题找出来、隐患查出来,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
(一)产业发展方面。一是排摸种养殖基础信息。通过详细的摸底调查,了解农户的种养殖规模,掌握种养殖业底数,更好的规划、发展产业,对症下药确保县级下达的种粮面积任务落实到村到户,落实到具体村社地块,确保地块信息全部登记在册。二是宣传农业保险政策。入户宣传2023年农业保险政策,排查农户是否知晓农业保险投保政策和标准,是否有计划进行农业保险投保,按照时间节点及时完成农业保险投保工作。三是排查基础母畜补栏情况。对照2022年肉羊养殖达标农户花名册,对于有基础母畜流失的情况要及时跟进,督促养殖户加强基础母畜补栏,确保达到达标数量,对于基础母畜不达标的农户不得申报2023年养殖达标奖补资金。四是宣传“6+1”产业政策。看农户是否知晓“6+1”产业奖补政策及补助标准,农户是否享受了2023年“6+1”产业奖补资金。(1.奖补范围:全乡三类户、脱贫户基础母牛(母羊)达标户。2.奖补标准:肉牛产业三类户户均养殖5头基础母牛(10月龄以上),每户每年补助2500元;脱贫户户均养殖7头基础母牛(10月龄以上),每户每年补助2500元。肉羊产业三类户户均养殖20只基础母羊(6月龄以上),每户每年补助2500元;脱贫户户均养殖30只基础母羊(6月龄以上),每户每年补助2500元。3.验收程序:采取农户申报、乡镇初验、县级抽验的方式进行验收)
(二)撂荒地整治方面。加强宣传,对存在的撂荒地,动员农户通过纳入高标准农田建造、土地流转、购买社会化服务、亲友代种、自种、村集体收回或者其它的方式进行撂荒地整治。为推动工作落实,实行调度通报制度。3月-5月、8月-10月期间实行周报告制度。整治进度要有经纬度标识的照片,照片内容主要是:村社名+农户姓名+地块面积+土地编码+种植作物。通过农户土地确权的地块编码核对撂荒地地块信息,对存在撂荒地的农户要及时督促进行复垦,同时落实种粮面积任务落实。
(三)安全饮水方面。一是自来水问题排摸。是否全面建立问题台账,户井是否硬化,是否安装水表,冬季取水软管、排水控制阀、入户水龙头等取水设施是否损坏,水表运行是否正常,水费是否正常缴纳,水表正常农户是否加装“封签”;排查群众冬季用水情况,是否有冻管等问题;排查便民服务卡发放、村级管护协议签订是否完全落实到位。二是推进自来水入户工作,对于未完成自来水入户的,要按照“乡村组织、群众自愿,应入尽入”的原则,积极推动入户工程建设,持续提升自来水入户率和普及率,进一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四)务工就业方面。排查外出务工人数、地点、收入等情况,是否属于公益性岗位人员。是否落实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补贴政策,且按时足额发放补贴;宣传交通补贴政策,动员外省务工人员积极申报。
(五)生态搬迁方面。排查是否已搬迁入住,是否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是否有生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意愿,是否纳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是否拆旧复垦,是否播种。
(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一是对照“回头看”重点工作清单,紧盯时限要求,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回头看”工作。二是动态监测预警是否落实到位,做到“应纳尽纳”。严格防返贫制度落实,多措并举排查风险,对因灾因病因意外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是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确保应纳尽纳。三是是否严密关注未消除风险人群生产生活情况,是否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是否享受帮扶政策;符合监测对象条件的是否及时帮扶。四是排查农户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自主申报程序是否知晓,积极主动宣传“一键报贫”政策。
(七)乡村建设方面。一是看各村项目开展实施情况,项目前期手续是否办理,各类项目开展是否正常有序,各工序衔接是否准确,实施项目是否按时间节点能够如期完成,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二是人居环境整治,看庄前屋后环境是否整洁、各类生活资料是否摆放整齐、卫生厕所是否正常使用等。
(八)安全生产方面。一是农机安全。排查驾驶人是否有驾驶证,排查车辆是否为报废车辆,车辆行驶证是否到期,驾驶证、行驶证到期是否更换,农机是否定期维修、保养。二是森林草原防灭火。草管员、护林员等是否经常开展森林草员巡护,是否知晓森林草原防灭火的知识。三是道路交通安全。排查农户是否知晓“一人一盔”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告诫农户严禁农用三轮车、摩托车载人,同时加强宣传引导。
六、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4月3日前)。各村要按照《土高山乡“补存栏、强产业、延链条”乡村振兴活动工作方案》,迅速召开会议,扎实安排部署。
(二)入户排查阶段。(2023年4月3日至4月17日)。对照工作重点,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存盲区、不留死角”的要求,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梳理问题,分类列出清单,实行编码管理,确保问题排查工作底清数明。排查阶段,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边查边改,务求时效成效。
(三)整改提升阶段(2023年4月18日至4月24日)。对排查梳理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到位;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压实整改责任到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对共性问题,要深刻剖析原因,采取超常举措,对个性问题,要逐项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四)总结验收阶段。(2023年4月25日至4月底)。各村要坚持举一反三,逐一完善巩固提升,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全乡产业发展、饮水安全、务工就业、生态搬迁等各项工作对标一流,全面提升,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村、各乡属单位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深刻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包村组长和村党支部书记要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督战,及时组织分析研判,研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二)切实转变作风。各村、乡属各单位要把此次活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层层传导压力,迅速把责任传导到村、到人头。驻村干部要全员在岗,全天候吃住在村,与村“两委”共同将排查整改工作抓出实效。
(三)统筹兼顾整改。各村、乡属各单位要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将此次活动与2023年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同步推进、同步排查、同步整改、同步验收。要把从严从实要求贯彻始终,较真碰硬查找问题,实事求是认领问题,严肃认真整改问题,确保排查无死角、整改高质量,残存问题全部清零、新增问题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