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会宁县东山林场北京勾天牛及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方案
索引号: | GS3008/2023-31495 | 部门: | 林业和草原局 |
---|---|---|---|
栏目: | 部门文件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3-04-20 |
西岩山林区槐树林北京勾天牛虫害虽经过前几年防治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危害情况仍然存在,混交油松不同程度遭受中华鼢鼠危害,出现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现象,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一、危害状况
会宁县东山林场西岩山槐树、油松混交林面积1416亩,经现场调查,除面山部分槐树外其他区域不同程度都有北京勾天牛危害现象,南部区域感虫株率达20%以上,北部区域感虫株率30%左右;中华鼢鼠危害严重地区鼠口密度较大,苗木平均受害株率20%左右,枯死率达5%以上;致使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保存率下降。
二、防治办法
1.北京勾天牛防治:采用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用8%高氯氟·噻虫胺微囊悬浮剂(规格:1000ml/瓶、10瓶/箱),稀释500-1000倍液,每亩药剂量200ml左右,采用地面常规喷雾或飞机喷雾作业方式,对危害程度不同的区域因地制宜配置不同浓度的药剂进行喷施。
2.中华鼢鼠防治:采购“CO灭鼠烟包”,由东山林场职工及护林员投放自主完成防治,根据害鼠的生活习性和危害规律,在鼠口密度大的地段确定有效鼠道后,堵死其它洞口,点燃“CO灭鼠烟包”投入主洞并立即用土封埋洞口,确保密闭,高浓度CO充满鼠洞,使鼠急性中毒死亡,害鼠死于洞内,并且鼠尸内无任何有毒物质存在,不会对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作业时最好是两人配合工作,一人点燃烟包投入鼠道,另一人持铁锹挖好一锹土迅速掩埋洞口。一周后进行复投,如发现新鼠道或有新隆起土球需原量补充投药,以达到饱和投饵投毒的目的。
三、目标任务
通过化学防治措施,把感虫株率、虫口密度降低到防治指标之下,逐步实现虫害及鼠害的可持续治理,组织开展虫害预测预报,对鼠害防治区进行防治效果调查,查漏补缺,积累经验,推广防治新技术、引进防治新药品,保障我县生态环境安全。
四、地点及时间
1.北京勾天牛防治:防治时间从2023年5月上旬开始(具体防治时间依据外业监测,精准把握),作业三次,间隔7-15天,完成会宁县东山林场西岩山混交林北京勾天牛虫害防治任务1416亩。
2.中华鼢鼠防治:防治时间为2023年5月至9月,对西岩山混交林地完成防治1416亩/次。
五、项目管理及保障措施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该防治项目的具体实施及自验工作、监督项目进展、严把资金使用关,做到专款专用,保证防治效果不折不扣实现。
2.深入培训、广泛宣传。在病虫害重点防治区域,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指导、示范和安全教育、确保项目严格实施、安全执行,努力做到“政府引导、全民参与、人人防治”。
3.效果调查。由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站技术人员对防治区进行防治效果调查,查漏补缺、积累经验,为日后林业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六、效益分析与评价
1.生态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彻底摆脱了传统的以毒灭鼠、高毒高残留防治的方法。特别适用林地鼠害严重、鼠洞明显,又因怕影响林业生产和天敌安全等不能投撒毒饵的地区使用,可以实现对森林鼠害的可持续控制,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使区域内各类森林资源按自然规律演替、发展,发挥最大的生态功能。
2.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该项目,既保护了东山林场自然生态环境,又对绿色GDP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调动广大群众护林造林、绿化家乡的积极性,具有一举多得的社会作用。
3.经济效益
通过此次防治,可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森林得到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间接经济效益是通过保护森林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风沙危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维持区域农牧业和其他经济的持续发展及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净化水质,调节水循环,防治自然灾害,提高生活质量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