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行业部门特点,由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发展、居民诉求、志愿服务等工作需求,拟定共驻共建协议,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承担职责不少于5条,并按照协议,每季度至少组织党员干部进社区开展1次结对共建和志愿服务,逐步帮助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方协调议事机制。
健全街道和包联单位双向沟通服务机制,定期完善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社区党组织围绕党的建设、社区治理等内容,制定“需求清单”。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建立“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尽心尽力帮助居民解决“门前事”,架起服务居民“连心桥”。 在职党员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会同网格员及社区党员、志愿者等,深入居民家中开展走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居民群众需求,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办理,发挥联动作用,真正以创城工作为契机,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融入社区治理,为加快社区建设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 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社区组织的基层协商,邀请有想法、有思路、有创新的群众和党员代表开展恳谈交流,了解社区建设情况,梳理汇总居民诉求,及时纳入问题清单,制定解决措施,努力实现“居民有诉求、组织有回应、服务有保障、群众有收获”。 树立党员文明形象,带头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以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以一户带动一幢,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把握重要节日节点,结合自身特长,选择参与1个以上社区特色服务项目,并服从社区党组织的管理调配,每年至少参加4次志愿服务。12月底前,由社区对“双报到”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服务质量逐一量化评价。 巩固提升“重温光辉历史·争做时代先锋·创建文明城市”主题活动成果,持续开展好“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宣传教育活动、“三关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和“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攻坚克难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街道社区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取设立心愿箱、在社区居民微信群推送消息等方式,每半年至少向辖区居民征集1次微心愿,梳理形成心愿清单,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办理,办理结果于办理完成后3日内向单位党组织、社区和居民反馈,实现双向认领、双向服务、三方共管,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时,佩戴党员徽章,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在联系社区服务时亮明身份,使用文明用语。服务内容努力做到“六个带头”,即: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倡导社会公德、带头参与社区建设、带头协调邻里纠纷、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植绿护绿爱绿,充分发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