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2023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GS3187/2023-30548部门:政府金融办
栏目:规划计划来源:
作者:日期:2023-02-07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银行落实好国家和省市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配合实施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分期分批组织乡镇村社摸底小额信贷需求,及时向承贷银行推送贷款需求名册,并督促及时审核放贷,确保过渡期内动态实现“应贷尽贷”,同时把“富民贷”作为重要补充。继续扩大信用村户评级授信范围,努力为我县农户产业发展投放政策性普惠信贷资金。统筹协调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贷款运行顺畅,为搬迁工作迅速推进做好融资保障。继续做好政银企对接工作,经常性开展银企项目融资推介,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

二、强化保险保障作用。保持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稳定,继续落实好为民实事项目,争取帮扶资金为全县所有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防返贫重点人群购买“防返贫综合保险”,进一步强化防返贫综合保险项目实施的精细化管理和监督。积极推广城乡居民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合做好农业保险、保险+期货、自然灾害险等保险的衔接实施和理赔监督,切实防范因病因灾因意外返贫致贫。支持保险公司采取多渠道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提高保险意识,加大保费收缴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下调小规模企业基本风险保障保单费率,扩大保险责任范围,支持更多小微企业稳定经营。

三、加强非法集资防范。做好重要节点集中宣传和常态化宣传相结合,持续推进防范和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宣传工作,让全县广大群众更加充分地认识到非法集资的危害性、隐蔽性,进一步提高对非法集资的辨识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性投资,远离非法集资。统筹协调处非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对早期风险的识别防范、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依托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和会商联办机制,运用大数据手段,促进信息共享,加强非法集资风险研判,及时预警提示,确保防范工作不留真空。

四、持续推进金融风险化解。坚决制止和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全力协调各部门联合发力、齐抓共管,坚决支持金融机构按期收贷收息,加强不良贷款清收,防止不良贷款反弹,及时化解金融风险努力营造好、维护好金融生态做好政策性小额信贷到期回收化解工作。统筹推进农合机构风险化解,确保年度清收化解任务如期完成。

五、其他需要努力的方向。一是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在不折不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以赴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稳步发展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从业机构,提高金融网点覆盖密度和广度,完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推动金融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鼓励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向上级行争取更多信贷规模,激励金融机构扩总量、调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有效信贷支持。全力招引更多金融机构进驻会宁,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体系。三是强化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努力引导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创新发展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全力配合优化改革政策性金融,发展农业保险。引导金融机构保持贷款投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度增加中长期贷款比重。全力促进政银企对接,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各种贷款方式,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的资金供应。四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公共信用信息互通共享、规范开放,根据省市要求将各级各部门分散信息纳入统一信息平台。强化失信惩戒制度,依法维护金融债权,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逃废债务、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培育金融企业与社会公众诚信意识,营造褒扬守信的良好氛围。五是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督促金融机构恪守职责,依法合规经营,运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深入化解农合机构风险隐患,有效维护金融安全,依法合规加快金融风险处置,防范可能出现新的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坚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非法放贷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配合金融监管部门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健全金融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处置监测机制。做好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全面增强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