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经济合作局2018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索引号: | GS2170/2019-280 | 部门: | 经济合作局 |
---|---|---|---|
栏目: | 规划计划 | 来源: | 经合局 |
作者: | 日期: | 2019-01-15 |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经合局的关心指导下,经合局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方式,加强管理,提升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8年,全县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2个,落实投资24.565亿多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1.4%。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同比下降31.76%。其中续建项目12个,落实到位资金13.37亿元;新建项目10个,落实到位资金11.195亿元。
(二)主要做法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其他领导亲自带领各相关部门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使得全县招商引资保持了强劲的势头。
“走出去”招商引资活动情况。2月份组织参加了全市在外优秀人才归根项目对接洽谈会,我县共邀请会宁籍在外优秀人才代表30多名,签约项目2个,签约资金0.8亿元;4月份参加了白银市(深圳)投资项目推介会,就亚麻籽购销、加工、研发合作项目与深圳市惠三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份分别参加了第十九届上海中食展和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参会期间在展厅散发了会宁县宣传资料,并与部分企业代表座谈交流,积极捕捉客商投资信息,着力推介项目、广泛引进客商;6月份赴京苏两地与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开展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对接工作;7月份组团参加第二十四届兰洽会,共签约项目16个,签约金额27.6亿元;8月份组织桂馥堂和会宁县金蛋蛋农林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赴乌鲁木齐参加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组织甘富果业、桂馥堂两家企业参加第二十六届广州博览会;9月份参加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博览会;10月份组织甘肃长征药业、夏林牡丹和世济堂三家企业赴陇西参加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12月份赴贵州、广西、宁夏参加白银市招商推介会暨人才工作驻外联络站授牌仪式。
2、“请进来”招商活动情况 。在用足用好企业招商、节会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的基础上,今年着力组织开展了登门招商、精准招商和以商招商。围绕农特产品购销加工、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城市建设等项目,走访考察了深圳市铁汉生态、深圳市惠三农、深圳市赛义德及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银江股份企业总部、颐高集团及上海东方龙商务咨询等公司。在考察对接时详细介绍了会宁县目前的重点产业及推介的重点项目,并邀请上述企业来会宁县实地考察。对到会宁考察的北京润泽盛裕环境科技、武汉天源环保股份、吉瑞慧通(北京)科技发展、希望集团等公司,保持密切沟通联系,及时提供我县有关情况,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他们来会宁投资创造良好条件。
3、实施“归根工程”,提升引资能力。充分发挥会宁籍在外人员多、范围广、消息准的优势,广泛联系,鼓励他们大力宣传会宁,回乡创业。截至目前,全县归根人才达2.5万多名。年初,邀请会宁籍归根人才参加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全市在外优秀人才归根项目对接洽谈会。会上,现场签约会宁县优质牧草加工项目和亚麻籽购销、加工、研发合作项目。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融资困难,导致在建项目进展缓慢,资金到位率低。二是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项目不足。表现在上规模、上档次的项目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型、科技型项目少。三是帮办服务水平、服务层次较低,帮办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三、2019年重点工作
2019年,在全力抓好近两届兰洽会省签未开工项目的落地工作的同时,加强与职能部门的联系,对投资额较大的已开工项目,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盯紧抓牢,保证进度。科学筛选筹备2019年推介项目。
1、抓节会招商。以“兰洽会”、“津洽会”、“西洽会”等节会为抓手,宣传我县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推出一批招商项目,做好宾客邀请,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
2、抓产业招商。发挥现有的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红色旅游等县域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加大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吸引相关领域优势企业参与产业链项目建设,形成上下游优势互补、市场和利益共享、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链发展格局,培育新的优势产业链。
3.抓平台建设。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抓好西城产业开发区和郭城工业集 中区建设,完善产业园区建设计划,充分利用已入住园区企业老板的人脉资源,大力开展以商引商,努力打造以电器制造、品牌服饰加工、农产品加工类企业为龙头,物流、节水环保设备制造等为支撑的示范区。发挥网络信息平台招商、采取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进行招商宣传,及时向省市网络平台推荐发布招商信息,形成立体宣传效应,扩大会宁的影响力。
4.抓要素保障。坚持需求导向、项目导向,为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一是强化土地保障。积极争取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的用地需求。对重点支持、符合条件、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加快土地审批和办证速度,积极协调好征地拆迁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强化能源保障。做好水、电、气、暖、运的调度和保障,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能源供应,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求。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支复合型、高素质的招商工作队伍。利用“归根工程”信息平台,加强人才引进,有针对性地引进金融、物流、创意和服务外包领域的专业人才。
5.抓帮办服务。突出优化投资环境,扎实开展全程服务。一是健全完善调查研究和跟踪服务制度。继续对新、续建项目实行“保姆式”帮办服务,为客商提供快捷高效的一条龙服务。二是加强与企业联系沟通,及时了解企业建设、运行状况,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帮办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在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建设配套服务体系,真正做到以热情周到、优质高效服务引商、安商、富商。四是完善招商引资考评制度,继续推进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