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春节期间及前后农村地区防疫 倡 议 书

索引号:GS4906/2023-27908部门:坡里村
栏目:村务公开来源:
作者:日期:2023-01-14

全县广大农民朋友们:

如下倡议大家好!新春伊始,佳节将至,外来人员大量返乡,农村地区人员跨区域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扩散风险持续增大,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推进农村地区疫情平稳压峰过峰,维护好农村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朋友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提出:

一、关爱自身健康,主动了解政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要了解、顺应政策调整,打好健康“保卫战”。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 “乙类乙管”。疫情防控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应居家、不外出,不恐慌,不焦虑,及时向网上公布的健康咨询电话进行健康咨询用药指导,或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阳康”初愈人员应注意三餐规律、清淡饮食、营养均衡,同时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的睡眠,不要剧烈运动、不抽烟饮酒,让疲劳的免疫系统得到补充和休整

二、提高防护能力,主动搞好卫生。要增强防护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要坚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频消毒、常通风、多运动,在公共场合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坚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尽量不去或少去各类农贸市场、庙会、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人群密集的场所。要做好房前屋后卫生环境清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以干净整洁卫生的村庄环境助力疫情防控、迎接佳节到来。

三、科学有序诊疗,主动守望相助。要科学理性认识新冠病毒感染,按需购买防疫物资和药品,不盲目购药、囤药,科学合理用药。倡导以无接触的方式将富余的防疫药品分享给急需的村民、邻居、亲友,让有限的防疫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营造睦邻友好、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治疗、不外出,居家期间尽可能减少与家人接触,症状明显的,及时向医疗机构进行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出现多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的,请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就诊;120是急救热线、生命热线,希望大家非紧急不拨打,把最宝贵的急救资源留给最有需要的急危重症患者。

四、健康安全返乡,主动减少聚集。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极易造成疫情规模性传播,尤其会给老年人、儿童带来极大感染风险。倡导返乡人员要提前做好健康监测,确保在健康安全状态下返乡,如果身体不适请尽量延后返乡。节日期间,倡导电话问候、微信祝福、视频拜年等形式,非必要不串门、不聚集、不聚餐、少走亲、少访友,尽量避免给家人及亲朋好友带来疫情传播风险。倡导红白事简办、快办,避免大操大办,切实降低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如确需前往,要提前做好防控规划,准备好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品等防护用品,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五、构筑免疫屏障,主动接种疫苗。疫苗接种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尤其是目前疫情已向农村蔓延,请尚未接种或尚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农民朋友尽快到就近接种点完成接种。已经完成全程接种、达到加强免疫间隔的,要及时接种“加强针”。保护好“一老一小”,6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功能逐渐减弱,特别是高龄和有基础疾病的群体,一定要及时接种,尽早获得免疫;3岁以上儿童的监护人要及早带孩子接种疫苗,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六、抵制不实信息,主动避谣传谣。要及时关注官方权威公布的疫情信息和防控要求,相信科学、相信医护,自觉抵制不实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弘扬正能量,不得在社交网络群组及微博、贴吧、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台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若随意通过网络发布、传播虚假信息或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严肃追究发布者、转发者、管理者等人员的相关法律责任,并对网站、公众账号等传播平台依法予以严肃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