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做强薯种“芯片” 全力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索引号:GS5224/2022-27080部门:会宁县人民政府
栏目:为民办实事来源:会宁电视台
作者:日期:2022-12-13

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会宁县充分发挥农业地域优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基础性产业来抓,努力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质量水平,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小土豆”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走进会宁六合薯业开发有限公司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查看马铃薯组培苗长势,近200组脱毒苗在透亮的玻璃罐头瓶里茁壮成长,生机勃勃。“全副武装”的会宁六合薯业开发有限公司组培室主任李晓燕告诉记者,从茎尖剥离到分株系病毒检测,从基础苗脱毒到试种,每个好品种的研究周期都要3至5年,等到试种性状稳定后才能开展大面积的扩繁种植。

会宁六合薯业开发有限公司组培室主任 李晓燕:先选择一个好的品种,品种选好了进行催芽,催芽到一定程度了进行茎尖剥离,茎尖剥离合格的话就进行快繁,像我们的话一年可以快繁到一千多万株。

在公司的马铃薯仓储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将原原种按大小分级、数粒,装入网袋,同时挂牌标明品种名称、产地、入库时间,为来年繁育马铃薯原种做准备。马铃薯的原原种也可以说是马铃薯“种子的种子”。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的作物,如果连续使用留种种植,就会出现马铃薯品种特性退化,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等结果。原原种是经过一系列现代技术处理之后的种薯,原原种种到地里收获的叫马铃薯原种,农民种下原种,收获的才是卖向市场的商品马铃薯,使用这种原种来进行生产,不仅能获得高产,还可以让马铃薯的品种特性完全的释放,达到更好的生产效果。

会宁六合薯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 张克梅:原原种我们从基地上拉回来首先对它分级,分级的时候我们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大号一般采用500粒装一袋,中号1000粒装一袋,小号2000粒装一袋,完了我们就进行对它入库管理,我们的原原种生产量达到了两千多万粒,这两千多万(粒)的原原种我们就能种植七到八千亩这样的面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产业发展的基础是选好产品品种,没有好的品种,就难以支撑产业发展。通过多年技术研发,会宁县育种水平不断提高,使全县马铃薯种植实现了脱毒种薯全覆盖,特别是今年完成2022年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与示范项目,进一步夯实了“百万亩马铃薯”基础产业发展基础。目前,全县共有种薯繁育企业4家,繁育原原种8000万粒,通过种薯扩繁,预计生产原种2.4万吨,生产一级种约8万吨,能够满足100万亩以上马铃薯种植用种需求。

会宁县种子管理站站长 李斌:作为一名基层种子管理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加大市场查处力度的基础上,示范引进筛选一批适合会宁县的各类农作物优良品种,大力扶持全县种子生产企业全面完成种质资源普查任务,为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