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草畜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索引号:GS3955/2018-2680部门:农业农村局
栏目:强农惠农来源:白银日报
作者:日期:2018-04-26

会宁县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草畜是第一产业的理念,围绕建设“草业大县、畜牧强县”目标,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强化质量监管、重视科技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等措施,全力推进饲草基地化、养殖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草畜产业发展,有效壮大县域经济,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会宁县连续八年开展草畜产业“促进年、提升年、标准年、质量年、效益年、巩固年、优化年、提质增效年”活动,推行压夏扩秋、压粮扩草、压单扩复、平地全铺膜、水地全套种、坡地全种草“三压三扩三全”种植模式,采取政策引导、活动促进、协会链接、企业拉动等配套措施,提升草产业开发水平。依托草原补奖牧草良种补贴及已垦草原治理项目,投放紫花苜蓿种子1140吨,化肥950吨,割草机11500台,建设500平方米储草棚50个;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坡地、新修梯田为主,大力推广草田轮作技术,加强整流域连片优质牧草示范区建设,建成3000亩以上整流域优质牧草种植核心示范区30个,1000亩以上示范区71个,全县人工草地面积达到181万亩,牧草基地建设取得实效。依托草牧业试点县建设项目,扶持康牧、会丰、万紫千红3家草产品龙头企业建成年产12万吨草产品加工生产线3条,草产品由以前单一的草捆、草粉提升到现在的饲草青贮裹包、混合草粉、燕麦草粉、草捆、草颗粒等多元化产品,形成以郭城驿、甘沟驿、会师镇为中心的南、中、北三大饲草产业核心示范区域。截至目前,全县建成5家草产品加工企业,50个草产业专业合作社及收草点,年加工销售草产品30万吨。

通过持续发展,草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国道247线规模养殖示范长廊,中北部肉羊养殖集中区,南部肉牛养殖集中区,中南部旱山塬饲草核心区等产业基地。按照“产业做大、企业做强、产品做精”原则,坚持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全县草畜产业呈现出养殖数量较快增长、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养殖效益有效提升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养殖龙头企业80家,规模养殖场、小区及专业合作组织716家,发展基础母羊出栏20只以上、能繁母牛存栏5头以上、年出栏育肥猪50头以上、鸡存栏5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74万户,规模养殖占比65%。形成了郭城驿、丁家沟、新添堡等整乡镇推进养殖乡镇和翟家所镇焦家河村、新添堡乡道口村、刘家寨子镇后沟村等整村推进养殖村。在力促肉牛肉羊养殖的基础上,走特色路、打特色牌,侯家川镇发展壮大乌鸡养殖,建成乌鸡孵化企业1家,现有养鸡大户80户,全镇鸡饲养量达60万只。新庄、新塬等乡镇大力发展特色肉驴产业,利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新引进肉驴3000多头,全县肉驴饲养量达4.1万头。全县草畜产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畜牧业产值达到18.6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0%,草畜产业人均收入达到15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7%。草畜产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