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一户一策”工作抓实抓细

索引号:GS3955/2018-2672部门:农业农村局
栏目:强农惠农来源:白银日报
作者:日期:2018-05-16

2011年,妻子生病了没法下地干活,全家的生活只能靠我外出打工挣来的一点微薄收入。2014年,因为年龄越来越大,我不得不回家务农,就在我为全家人生计犯愁的时候,帮扶干部来到了我家,详细问了我的情况,鼓励我养羊,日子这才一天天的好了起来。”日前,在会宁县汉岔镇双庙村,贫困户杨成对笔者说,2017年,县上出台政策,凡贫困户饲养基础母羊达到20只的每年政府给补助2500元,且连续补助4年,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在政府的扶持以及帮扶干部的鼓励下,他又养了10只羊,存栏量达到20只。

与此相比,更让杨成倍感振奋的是,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帮扶干部为他量身制定了“脱贫计划”:到2020年,饲养基础母羊30只,年出栏60只左右,年净收入达到1.7万元左右。笔者见到杨成时,他正在筹备着扩建羊圈。他告诉笔者:“今年年底,我的收入预计能超过1万元。听帮扶干部说,针对咱贫困户,今年县上还会有更好的扶持政策,就是每引进一只母羊,政府补助一半的钱,所以,我想再建一个羊圈,新增一些基础母羊,争取能有更多的收入。”

“连日来,来自双庙村的帮扶单位白银公司的干部们通过回访,进一步修正了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精准脱贫计划,力求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这件事情上做到有的放矢。”双庙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葛晓辉告诉笔者,帮扶干部们严格按照贫困户的需求,帮每一户贫困户制定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谋划了2018年到2020年的帮扶措施。

近年来,会宁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党员干部的主业主责,突出把“一户一策”作为脱贫攻坚总抓手,对全县379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完善落实“一户一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认真分析致贫“痛点”和脱贫“堵点”,制定“点穴式”帮扶举措,提出了“1+N”的产业增收模式。为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做得更细更实,县里通过走村回访全力找弱点、抓问题,一步步修正完善帮扶计划。得益于“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的扎实推进,更多像杨成一样的贫困户正朝着脱贫奔小康的梦想大踏步前进。

“我们把产业扶贫达标到户作为精准扶贫硬标准,对贫困户发展牛羊养殖以及苹果、核桃、中药材、高原夏菜等产业,逐一制定了详细的扶持政策。”会宁县扶贫办负责人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会宁县贫困人口由16.99万人下降到6.37万人。今后3年,会宁县将紧盯肉牛、肉羊、蔬菜种植三大产业,抓好到户政策的扶持力度,通过这些政策的扶持,来推动“一户一策”产业达标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每一户贫困户有稳定增收的产业,实现全面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