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报韩家集镇链主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实施方案的报告

索引号:GS3337/2023-26386部门:韩家集镇
栏目:重大项目来源:
作者:日期:2023-01-06

韩家集镇链主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

实施方案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按照县委、县政府“一带五色、多彩会宁”总体目标,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带五色、多彩会宁总体目标,始终将产业振兴做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依托资源禀赋,引进会宁开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会宁红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会宁县韩集周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链主企业,按照链主企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种养产业园为平台,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原则,紧盯“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七大优势特色产业,走规模化种养、科技化引领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二、目标任务

2022年底,全镇农业产业化链主企业达到3家,主导合作社达到19家。韩家集镇韩集苟岘川、大李川云台川、周家湾、袁咀川五个片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田2.1万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主。全膜玉米种植面积4.1万亩,黑膜马铃薯种植面积3.5万亩,小麦种植面积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5万亩;肉牛养殖0.3万头,肉羊养殖3.5万只。带动全镇2670户常住农户发展农业产业,人均产业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2025年底,全镇农业产业化链主企业达到4家,主导合作社达到30家。按照“一村一品”目标,在有机蔬菜、黑膜马铃薯、全膜玉米、小杂粮等种植业和肉牛、肉羊、生猪土鸡等养殖业方面做文章,每村至少扶持1-2户种植和养殖大户,并幅射周边村发展。通过建设“旱变水”、土地集约化利用、机械化劳作、牲畜品种改良等方法,带动全镇常住农户发展农业产业,人均产业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重点工作

当前,我正处于农业生产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因地制宜通过引进扶持链主企业,积极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开展以链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会宁开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会宁红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会宁县韩集周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链主企业闯市场、树品牌利用农民合作社联系户发展机制加快构建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化链主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共享产业成果的新格局。

(一)培育壮大农业链主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方式,促进要素和资源整合,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在大棚蔬菜产业方面:通过链主企业会宁开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动,以会宁县袁家坪村关山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咀村列胡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会宁县韩家集镇周湾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导,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施工建设、统一配套设施、统一承包到户、统一订单生产思路,采取“链主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并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就近务工岗位。目前全镇有蔬菜大棚3379座,日光温室50座,标准化冷库一座3间1000吨,彩钢结构拱形展棚1660平方米,育苗车间1座400平方米。在马铃薯产业方面:会宁县红玉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为主导,带动群众增收在全镇发展马铃薯种植。采用“合作社+技术推广单位+属地政府+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订单生产、托管服务、土地流转等方式,对外带领农户创市场,搜集信息,参与市场竞争,对内积极与农户合作,建立马铃薯良种规模化生产基地与生产示范基地,组织农户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要求开展统一生产。在肉牛养殖业方面按照党政引导、链主带动、群众参与、金融保险支持的联动机制,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落实各项政策,做好园区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会宁县韩集周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导,推动全镇养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养殖,持续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

(二)支持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加强合作。支持农业链主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普通农户实现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指导农业链主企业依法有序承接农民流转土地,引导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业链主企业积极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各类服务,并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于农户,进一步密切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三)支持标准化产业园建设。围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在全镇8个村进一步加快建设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标准化产业园(袁家坪村瓜菜标准化种植产业园、袁家咀村瓜菜标准化种植产业园、云台山村瓜菜标准化种植产业园、韩家集村马铃薯标准化种植产业园、苟家岘村马铃薯标准化种植产业园、周家湾村肉牛标准化种植产业园、谷地场村肉羊标准化种植产业园、东西坡村丹参标准化种植产业园)。依托标准化种养产业园建设,加快建立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四)继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规范农(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积极推行农产品生产环节全程监控,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档案追溯制度、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支持和引导农业链主企业依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把好产品准出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管理。支持畜牧养殖业链主企业加快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政策支持

依托会宁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土地增减挂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土地出让收益、东西部协作及中央定点单位帮扶、贷款贴息、用地用电用水等优惠政策,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多干多补、不干不补”的原则,大力支持联农带农紧的链主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实现产业链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一)链主企业补助方面:按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标准,建成一个肉牛、肉羊、瓜菜、苹果、马铃薯、中药材和小杂粮加工产业园,给予链主企业一次性奖补60-100万元,带动合作社10家以上、农户5000户以上、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再给予一次性奖补1000万元;线上线下销售本地牛、牛肉产品、肉羊、羊肉产品,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一次性按5进行奖补,每年最高奖补500万元;对线上线下销售本地瓜菜、苹果、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一次性按5进行奖补,每年最高奖补100万元。对当年创建并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链主企业一次性奖补10万元,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链主企业一次性奖补3万元,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链主企业一次性奖补1万元。当年创建并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次性奖补5万元,国家细分领域“行业小巨人”企业一次性奖补10万元。制定并通过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行业标准,一次性奖补2万元。参与国家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园建设的链主企业奖补50万元。新建500吨通风贮藏库补助20万元,每增加100吨储藏能力增加补助资金5万元单个建设主体最高补助资金不超过100万元;新建500吨机械冷库补助50万元,每增加100吨储藏能力增加补助资金10万元。单个建设主体最高补助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二)合作社补助方面:线上线下销售本地牛、牛肉产品、肉羊、羊肉产品、瓜菜、苹果、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一次性按5进行奖补,每年最高奖补100万元,带动农户100户以上、年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再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对当年创建并认定为国家级合作社一次性奖补5万元,认定为省级合作社一次性奖补2万元,认定为市级合作社一次性奖补0.5万元。新建100吨通风贮藏库补助5万元,每增加100吨储藏能力增加补助资金4万元。单个建设主体最高补助资金不超过50万元;新建100吨机械冷库补助12万元,每增加100吨储藏能力增加补助资金10万元。单个建设主体最高补助资金不超过100万元。

(三)农户补助方面:养殖基础母牛、基础母羊,种植塑料大棚露地蔬菜瓜类苹果、中药材小杂粮(亚麻)达到奖补标准的常住农户每户每年享受2500元奖补资金。另外,对肉牛、肉羊产业达标户,每增养1头基础母牛再补助1000元、每增养1只基础母羊再补助100元,每户每年最高补助不超过3万元。人均种植马铃薯2亩以上每亩补助2公斤地膜马铃薯种植农户人均补助2亩种薯、每亩补贴55公斤种薯。

(四)其他方面:链主企业、合作社当年购置先进生产设备一次性给予30%的购置补贴,最高补助资金不超过100万元;当年创建1个“中国驰名商标”奖补10万元,创建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奖补5万元,创建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奖补5万元;当年获得1个“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奖补5万元,获得1个“全国农产品展会金奖”奖补3万元,获得1个“农业部绿色及有机认证农产品”奖补3万元;创建1个“甘味”企业品牌奖补2万元。参加各类展销活动,省内参加1次奖补0.3万元,省外参加1次奖补0.5万元。参与美食和优质农产品省、市级评选,对获奖企业分别给予奖补2万元、1万元。标准化种养产业园创建主体养殖50头基础母牛,每增养1头基础母牛奖补1000元、每个主体每年最高奖补不超过5万元;养殖100只基础母羊,每增养1只基础母羊奖补100元,每个主体每年最高奖补不超过3万元。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农业链主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工作,提高认识,统筹协调,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发展农业链主企业,将发展农业链主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来抓。

(二)提高科技支持。加强农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农技推广人才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点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分类型、分层次开展培养,培育高素质农业人才。

(三)拓展生产领域。大力支持农业链主企业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支持农业链主企业不断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开发新的特色产品、优势产品。鼓励和组织农业链主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会、农业博览会、产品展销会、交易会等,大力宣传我镇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农业知名品牌,提高我镇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鼓励名牌发展。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鼓励农业链主企业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业链主企业要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农业链主企业积极树品牌创名牌,实施品牌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韩家集镇特色、有市场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品牌、名牌,推动特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1.韩家集镇链主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领导小组

2.韩家集镇链主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专家服务团队

3.韩家集镇产业链主企业统计表

4.韩家集镇产业链主企业基本情况


附件1

 

韩家集镇链主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

领导小组


 长:王彦齐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葛丽君   副镇长、谷地场村包村组长

 员:牛瑞祥   党委副书记、韩家集村包村组长

张娟怀   副镇长、袁家坪村包村组长

    武装部长、苟家岘村包村组长

    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云台山村包村组长

张军元   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周家湾村包村组长

马秉璋   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袁家咀村包村组长

冯艳萍   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东西坡村包村组长

各村党支部书记


附件2

 

韩家集镇链主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

专家服务团队

 

 葛丽君   副镇长   

 员:     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范天天   助理畜牧师

李小霞   助理农艺师

张向辉   农技站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