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小杂粮成为强县富民“大产业”
索引号: | GS4773/2022-25955 | 部门: | 九百户村 |
---|---|---|---|
栏目: | 村务公开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2-06-28 |
强县域行动中,白银市会宁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杂粮”特色产业。通过采取群众订单收购、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将农户“嵌入”到小杂粮产业发展链条上,奏响了乡村振兴新乐章。
为使小杂粮绿色天然,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引导村民们不用除草剂,用人工除草。干活休息之余,他们用歌声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白银市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村民张智:“我们的小杂粮是纯天然的,我们自己拔草,从来不用农药。现在条件好了,收入挺不错的。”
这位带头领唱的村民叫张智,去年通过订单农业,他种植的20亩小杂粮销售一空,农闲时间,张智在家门口务工,又为自己增加了1万元收入。
会宁奏响小杂粮乡村振兴新篇章,可不仅仅只是靠纯天然这一张招牌。最近,第一批实验种植的良谷新品种黄金K1破土而出。
甘肃骏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英:“我们是从内蒙古引进的新品种,产量高,口感好,下一步把新品种引进试验田成功以后,在咱们县域内大面积推广。”
新品种种植成功后,产量和市场售价将同步提高,这让村民们期待满满。
白银市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村民何耀忠:“听说这个谷子种下来,每斤要比原来高一块多。”
近两年,会宁特色农产品小杂粮也搭上了电商快车。在甘肃骏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电商馆内,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打包出货。在这里,每天最高发货量达500件,2021年销售额达2600万元。
甘肃骏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电商平台运营经理郭振东:“我们的主流电商平台主要有京东、淘宝。优质的产品质量赢得顾客的信赖,通过电商平台将我们本地的小杂粮推广到全国各地。”
如今,被誉为“中国杂粮之乡”的会宁县,杂粮种植遍布全县28个乡镇,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万亩。杂粮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也让当地村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