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川镇人民政府 关于上报平头川镇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和自查检查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GS4738/2022-24590部门:青龙村
栏目:村务公开来源:
作者:日期:2022-11-02

会宁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按照《会宁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抓紧做好2022年全省、全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综合督查检查迎检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县减灾委办发〔202211号)文件要求,平头川镇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的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上,深刻汲取近期各类事故、事件教训,以站所、各村为单位全面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各类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区域性、规模性、群体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坚决守牢守好安全生产底线。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认识,我镇利用周例会、村社干部会议等,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明确排查要求。为切实开展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站所单位、各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时,各站所、各村结合例会、党员大会等契机,及时传达近期省市县安全相关文件、会议精神,通报各类事故、事件,学习各行业部门安全防范会议文件精神,明确风险隐患排查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切实提高镇、村各级领导干部、党员群众思想认识,扎实做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二、全面排查整治,对标对表落实

我镇严格对照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等几个方面的排查内容,自我加压,对标对表逐项进行排查,预判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研究帮扶措施,制定预警预案,加强监测帮扶。

(一)始终紧绷安全度汛这根弦,完善体制机制。及时调整充实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修订和完善地质灾害预案、防汛减灾方案、紧急撤离预案等,确保度汛责任落实到人,全面落实各级责任。始终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的原则,今年汛期先后召开党委会、镇村干部会、汛情专题会、防灾减灾会等20余次,专题组织防汛减灾教育培训4次,各村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大会30余次,将上级防灾减灾各项精神传达到神经末梢。

(二)落实点位责任。全部落实点位包保责任,明确镇村责任人,确保每个点位做到及时、有效的监测、预警、撤离,全面保障汛期群众的人身安全。落实地灾监测员9名,开展应急演练10余场,参与人数累计达300人。抓好防汛救灾工作,做到四个到位,即安排部署到位、隐患排查到位、预警及时到位、避险转移到位,全力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认真排查隐患并及时治理。按照“全覆盖、无死角”工作要求,紧盯重要环节、重点区域,及时开展排危除险工作。组织镇村组干部、地灾监测员对镇域内开展全方位走访摸排,及时调整风险隐患台账,针对现有点位,全部落实点位包保责任,明确镇村责任人,确保每个点位做到及时、有效的监测、预警、撤离,积极开展地灾治理,今年共计治理销号地灾点2处,全面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

(四)组建应急救援队伍。依托镇村干部、党员群众、民兵,组建了9支应急救援队伍,今年以来联合派出所、卫生院开展防汛、防灾减灾镇级演练2次,各村隐患点位单项避险演练1次。先后组织全体镇村干部、派出所、卫生院等干部群众100余人,开展防汛抗洪、地灾点逃生等镇级综合应急演练,指导各村开展防汛减灾、地灾撤离等各类应急演练。

(五)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我镇按照“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动员全镇各村社区充分利用板报、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在“防灾减灾日”深入开展以“防灾减灾法律法规、自救互救、应急救援、居民防灾、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宣教活动。采取“三进入”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即进各村委会、进农村、进学校。利用板报、标语、条幅等多种方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共张贴标语50余条、发放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宣传册600余份,《防灾减灾常识》海报30余幅。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抗御地灾的能力,达到了宣传的目的。

三、及早研究部署,做好防范预案

一是继续加强各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进一步加强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应急准备,进一步提高警惕,完善防范灾害措施,靠实责任,及时有效处置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防止因灾规模性、群体性致贫返贫发生。

二是继续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要求,突出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持续常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明确治理消除的标准和底线,坚持“一事一策”,明确责任人、治理时限和整改目标,切实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是继续做好帮扶激活发展内生动力。以政策性保障为导向,整合各类政策保障,形成干部帮扶、政策支撑、社会支持的监测帮扶格局。从现实需要入手,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及时明确责任主体,做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同时,以产业带动、政策扶持、培训就业等帮扶措施为抓手,加大产业和就业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激发内生动力,引导树立勤劳致富观念,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

全镇安全形势目前看似较为平稳,但由于是农业重镇和道路交通重点防范乡镇,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安全生产压力仍很大。主要体现在:一是道路交通方面,我镇辖区通车公路总里程达120公里,其中县道10公里,村道50公里,组道59.5公里,道路存在坡长且陡,路窄弯急,路况复杂或临崖靠河等问题,交通通行条件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尤其是突发事件中道路保通保畅压力较大,部分路段存在大型抢险车辆通行难的问题。二是集中安置方面,截至目前,我镇共2个地灾点,影响面广、受威胁群众较多,转移集中安置难度较大。通过投亲靠友可以安置一部分,就近集中安置点大部分是原来的村委会,存在安置不下,保障较差的问题。三是部分地区通讯信号较差、应急通讯设备维护有待加强。受地形地貌影响,个别地方移动通讯信号较差,通话质量较差。应急通讯对讲机出现故障维修不及时。四是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应急队伍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险段多,范围大,组织撤离难度大。五是大多数群众安全理念淡薄,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针对问题总是强调客观原因,对事故隐患存有侥幸心理。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认清严峻形势,保持高度警惕,增强做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焦重点任务,持续精准发力,统筹抓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一是继续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要求,紧盯道路交通、农村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防范和问题隐患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防范和集中攻坚工作。二是对照检查标准, 迅速开展自查自纠,紧盯问题不足,迅速补齐短板弱项,细化分解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确保安全度汛;三是加强宣传,统筹调度各村、各中心站所进村入组入户开展好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向群众打好招呼。四是统筹抓好“国庆”、“二十大召开”期间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五是抓好应急值班值守和应急信息报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