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红色引擎”白银市纵深推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八大提升工程)

索引号:GS4946/2022-24558部门:袁岸村
栏目:村务公开来源:白银组工
作者:日期:2022-10-30

近年来,白银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组部、省委组织部部署要求,按照“抓乡促村、强基提质”的思路,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八大提升工程”,着力推动农村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切实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01实施旗帜领航提升工程

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体系

市委全面履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多次召开常委会会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会议文件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成立专班推进落实。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持续落实“五个走遍”工作机制和市县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制度,推动69个乡镇、702个村实现包抓全覆盖,带动县乡两级召开乡村党组织书记工作交流会86场次、党组织书记参与3161人次。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突出考核内容,提高考核权重,优化考核指标,着力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把乡村振兴抓在手上、落在实处。

02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狠抓乡村振兴主题培训

 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制度,编印配发乡村振兴“口袋书”1万册,举办专题培训2.03万人次。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累计选调53名乡镇党委书记、345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省级示范培训,市级层面全覆盖培训村党组织书记3轮次,县乡两级培训其他农村干部2.3万人次。实施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7000人,引导农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争当排头兵,推动形成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良性循环。

03实施队伍优化提升工程

配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

以县乡村集中换届为契机,大力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换届后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下降至38.82岁,702个村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平均年龄下降6.66岁,“一降一升一强”要求大幅实现。严格落实乡镇领导班子任期、新录用公务员最低服务期限等要求,加强69名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113名到村任职选调生日常管理,通过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等方式补充乡镇干部322名。全面加强驻村工作队建设,314个驻村工作队、949名工作队员全面覆盖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软弱涣散村“四类村”。

04实施正向激励提升工程

凝聚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鲜明树立重基层、重实干、重实践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选拔使用干部,提拔103名“五类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为项目人员落实事业编制437个,切实让基层干部有盼头有奔头。认真执行带薪年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累计建成乡镇“五小工程”186个、建成率56.36%,配备周转房324间,乡镇干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推动乡村干部落实下访接访、结对帮扶、为群众办实事等制度,逐村开展“三问三改两争”活动,排查整改村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方面问题12953个、解决常年积压问题1614件,对乡镇设立不切实际的“一票否决”事项应减尽减率达00%,着力让乡村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推动乡村振兴。

05实施支部进级提升工程

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全面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组织县乡联系包村领导逐村分析研判,发现并解决问题63件,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23人,将14个工作成效不明显的村列入软弱涣散党组织。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重点措施,实施“头雁”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制定《加强和规范村文书队伍建设指导意见》,累计选聘大学生村文书593名、配备率达85.32%。全面加强人财物等各方面支持,村干部基本报酬达3万元、其中“一肩挑”4.5万元,组干部误工补贴0.9万元,办公经费增长至5.5万元以上,69个乡镇全部建成党建视频会议系统,12个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全部建立党组织。










06




实施引贤聚力提升工程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制定出台《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人力资本优先开发“两个优先”,累计培育合作社带头人550人、“网红”农民795人、高素质农民710人、农村电商人才1482人。落实“先引进、后备案”制度,为市县涉农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02人,招募“三支一扶”1523人、基层项目人员4929人,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552个。推行“首席专家+铜城青年英才”工作体系,引领9名首席专家、30名青年英才参与乡村振兴,组织237名“三区人才”、46名科技特派员和12个科技特派团常态化开展驻点帮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撑。










07




实施“五治融合”提升工程


提升乡村振兴治理效能




 推进构建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智教育、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先后开展“大调研大培训大整治”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集中推进月”活动、破解治理难题“百日攻坚”行动,采取领导包抓、部门帮带、督导考评等方式,推动“村党组织—村民小组(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实现应建尽建,702个村普遍规范设置村委会下属委员会,“一月一主题文明实践集市”服务群众40万人次,“小律在线”为群众提供24小时法律服务,“白银快办”注册用户达222.65万人,“码上反映”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










08




实施党建引领提升工程


形成乡村振兴示范格局




 实施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出台“30条措施”,推广“11种模式”,组织开展收入“大排查”、运行“大规范”、质量“大提升”,对135个中央和省级扶持项目全覆盖督查评估,2021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1亿元。持续深化“三链”建设,依托“十一大特色产业”建立产业链党组织1352个,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779个,组织6000名村组干部、青年党员结对联系特殊困难群体,防止规模性返贫现象。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带动农民群众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建成美丽乡村169个,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