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川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平头川镇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GS4734/2022-24497部门:平头川镇
栏目:村务公开来源:
作者:日期:2022-11-02

为切实做好我镇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秸秆直接还田和多渠道综合利用水平,有效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按照省、市、县关于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发展理念,以保护大气环境、确保重点设施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形成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严禁秸秆焚烧行为,不断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实现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二、工作目标

    坚持实现农作物秸秆做到全部综合利用,在全县范围全面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杂草、城乡生活垃圾,力争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做到秸秆综合“五料化”利用。

一是秸秆腐熟堆肥 (肥料化)。首先在背阳向阴的地方,挖一个宽150厘米, 深30厘米的土坑;然后将农作物秸秆(最好全部为地上部分)放入坑内,边堆边踩,堆高60厘米时浇透水,撒上一层腐熟菌剂和尿素(也可使用人尿粪替代);再继续堆农作物秸秆,堆高120厘米时,再浇一次透水,并撒上腐熟菌剂和尿素;当堆至160厘米时,整平拍实覆盖一层细土,(每1000千克秸秆用4千克“腐熟菌剂”、5千克尿素和2000千克的水)。

二是秸秆制基质(基料化)。秸秆用作食用菌基料是一项与食品有关的技术。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利用秸秆作为生产基质,大大增加了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发展秸秆食用菌,秸秆是良好的食用菌基料,搭配必要的培养基就可以生产食用菌,目前利用秸秆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存在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用玉米秸和小麦秸培育食用菌的产出率较低。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及植物残体,经多种微生物有益发酵,加以肥料缓释、粘结济、保水济配制成系列育苗和栽培专用基质,具有持久的肥力和良好的保水通气性能。基质质地轻,酸碱缓冲性能好,富含有机质和适量的N、P、K及中微量元素,能够均衢持久地满足作物苗期生长营养的需要。农户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理想壮苗。

三是秸秆原料化。发展秸秆建材,秸秆经过工艺处理和深加工,可以建成质量轻、牢固、美观、实用的建筑材料,在某些方面等代替木材,减少材质消耗,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四是秸秆燃料化。秸秆离田,用作生活燃料、制作秸秆生物质固体成型颗粒燃料、秸秆发电、制作秸杆生物有机碳。今后,农作物利开作为能源,结合会宁县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发热联产项目,加大秸秆燃料化利用。

五是秸秆饲料化。农作物秸秆是很好的草食动物粗饲料,经过粉碎、揉丝后进行青贮、氨化制作成优质的饲料,增加草食动物的饲料来源。

三、实施范围

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在全镇辖区内全面推进。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10日-20日,5月1日-10日,9月1日-10日)。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发动,部署工作任务,健全工作机构,建立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相关责任人、时间结点和工作要求,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行动迅速、运转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各村进一步明确责任、清晰职责、落实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阶段(2月21日-3月31日,5月11日-6月30日,9月11日-10月30日)。镇上将组织精干人员,深入乡村田间,调查掌握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具体面积,有关执法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依据各自职责,关键时期实行24小时不问断巡逻检查,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焚烧秸秆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禁烧氛围。

(三)总结验收阶段(11月上旬)。在各村自查和总结基础上,镇上将组成考评组对各村进行考评验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领导,镇上专门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包村组长为副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各村也要成立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将禁烧重点区域划分到村组、地块,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村要积极组织宣传禁烧政策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知晓率,使广大农民理解支持禁烧工作,并组织在各村政务公开栏张贴禁止焚烧秸秆通告;负责组织利用广播、宣传车、横幅、标语等有效宣传手段,集中宣传,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图;各村适时编写工作简报,认真总结阶段性工作,及时向镇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三)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结合本村实际,鼓励发展低茬收获、粉碎还田、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建立和完善秸杆田间处理体系。重点推广秸杆堆腐还田、覆盖还田、生产沼气等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