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房吴镇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意见
索引号: | GS4135/2022-23882 | 部门: | 四房吴镇 |
---|---|---|---|
栏目: | 卫生健康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2-10-13 |
根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安全要守住”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疫情蔓延,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措施及全镇现状,现就全镇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实施意见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工作要求,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格筛查、严密管控,全力以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科学防控。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抓紧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科学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监测报告、疫情处置和信息管理工作。
(二)突出重点,精准防控。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趋势变化,坚持精准施策、精细防控,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管控,着力抓实抓细各项措施。
(三)统筹兼顾,有序防控。落实联防联控,加强信息共享,强化应急处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常态化防
控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三、具体任务
(一)抓实四级网格责任
持续压实四级网格责任,各级网格长、网格员要认真落实四级网格防控措施,常态化下沉各自网格,履行防控职责,实施精准管控,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做,特别是第四级网格单元要充分调动每个网格员职责,做好外来人员排查上报、分级管控等防控措施落实,发挥防控兜底作用。
1、抓实行政村(社区)网格管理员责任。一是做好大数据推送信息排查。对省市县推送的重点人员信息,第一时间组织排查,及时依规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并做好信息报告。二是强化主动发现。通过微信或电话告知的方式,做好疫情防控提醒,对中高风险地区、重点地区来(返)四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3天健康监测期内人员等做好主动发现和监测。三是安排工作人员加强与居家隔离、健康监测等重点人员的沟通联系。每天开展电话回访,督促查验双码、协调卫生部门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并提供心理疏导。四是建立健康管理台账。重点针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四报备人员,详细记录外出地址及工作单位,精准统计返回乘坐交通工具及时间,做到精准对接服务。五是规范排查信息报告。坚持自下而上,根据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动态信息,积极主动依规做好人员摸排,及时向上级报送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四人员摸排情况,切实做到重点人员“早发现、早报告”。
2、抓实网格户长管理员责任。要充分发挥基层网底作用,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一是掌握网格内在外人员信息,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和知识宣传,督促来会返会提前3天通过“白银快办”报备,同时要求返乡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二是通过网格群每天调度网格群众健康码、行程码情况,发现中高风险区返会人员第一时间同镇上报备,对需要居家观察等重点人群落实疫情管控措施。三是加强日常巡查,督促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跟踪掌握健康状况。四是劝导群众不聚集、少聚会,少串门、少走动。五是倡导群众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勤洗手、外出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二)落实居家健康监测
1、加强建档管理。各村、社区要按照“一户一档”或“一人一档”要求,做好集中隔离期满后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孕产妇及透析患者等人群信息登记和摸排工作,及时掌握核心信息,认真填写《居家健康监测告知书》,登记造册,纳入网格化管理。要充分利用告知书、一封信及微信等多种方式,加强居家健康监测宣教及生活物资保障和关心关爱服务,及时提醒需居家健康监测人员主动向村组(社区)报备,督促其按要求做好居家健康监测。
2、强化健康监测。落实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做好症状监测,并向村组(社区)如实报告。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告知村组(社区)工作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配合好工作人员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如实告知医务人员流行病学史。
3、严格卫生防疫。要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文件精神,加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后居家健康监人员管理,定期开展核酸检测、环境清洁和消毒等工作;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要严格限制在隔离房间内,避免家庭成员及其他共同居住人员密切接触,不共用生活用品,提倡分餐制。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不聚集,如有就医等特殊情况确需外出时,需提前向社区(村组)报备,经批准后,在遵守相关防疫规定下方可外出。
(三)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
1、分级落实管控措施。根据县联防联控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来会人员,由转运专班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严格落实7天集中隔离措施,期间第1、2、3、5、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来会人员,由转运专班闭环转运至隔离场所,严格落实7天居家隔离管控措施,期间第1、4、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一律实施集中隔离;对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来会人员,由转运专班闭环转运至临时留观点(集中隔离点),严格落实3天临时留观,期间进行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对常态化防控区来会人员,在落实“落地采”后,即走即追,核酸结果未出前严格落实居家隔离,3天内进行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期间不得流动;对新疆、西藏、海南、青海等重点地区来会人员,由转运专班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严格落实7天集中隔离措施,期间第1、2、3、5、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重点地区返乡人员,通过白银快办报备核查,提前劝返。
2、严格公共场所管控措施。各类公共场所要做好通风消毒、设置“1米线”、张贴场所码,严格落实“一扫二看三报告”即:扫“白银快办”场所,查看口罩佩戴情况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发现的发烧咳嗽、红黄码、未核酸检测的异常情况及时向村(社区)报告。同时重点加强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管理,如商铺超市、核酸检测点、理发店、宗教活动场所、银行等。镇区所有门店划出红线,包干到干部,明确责任,逐户开展宣传培训,督促录入白银快办核酸检测系统、从业人员及时做核酸,经营者必须签订疫情防控目标责任书。
3、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严格落实“三个严控、两个非必要”要求。“三个严控” 即严控大型庙会;严控大型会议活动;严控大型婚丧嫁娶活动。“两个非必要”就是非必要不流动、非必要不外出。各村、各单位原则上不举办或承办各类线下大型会议、活动。确需线下举办的,举办方要落实主体责任,控制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严格“测温验码”、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并向政府办公室报备。
4、充分发挥劝导站作用。各村要充分发挥交通劝导站作用,严格落实包村干部或村“两委”带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全力做好“劝导员”和“防控员”两个角色。劝导站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细致检查,核对身份信息、严格落实“一扫三查两问”防疫措施和登记信息劝导工作,坚决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对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人员做好细致、耐心的劝返工作。同时,主动向车辆驾驶员和乘客宣讲疫情防控政策,并呼吁广大驾乘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确需出行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切实筑牢疫情不蔓延扩散“红线”,守住交通安全“底线”,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严格落实日常核酸检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健全完善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按照《宁县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及查验工作实施细则》,对各类人群按风险高低开展不同频次的定期核酸检测,实现“一周全覆盖”,按照“逢进必查、不漏一人”的要求,织密兜牢检测预警网底,有效防范疫情隐匿传播风险,切实做到早发现、快处置。一是对医务人员,核酸采样、检测人员,进口冷链食品储存、加工一线工作人员全部严格落实一天一检;二是对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邮政快递从业人员,残疾人服务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医疗废物、医疗垃圾处理场所工作人员,外卖工作人员,农贸(集贸)市场从业人员,其他冷链工作人员,餐饮机构工作人员,普通酒店、宾馆工作人员,星级酒店宾馆工作人员,电影院工作人员,文化娱乐从业人员、旅游从业人员(导游、导管中心、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包车)、KTV、 网吧、台球室、文化演艺公司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及体育活动工作人员,餐具消毒及配送企业从业人员,月子中心、母婴保健机构工作人员,医疗按摩、医疗美容、医疗保健场所工作人员,洗浴行业从业人员,装修服务人员,交通运输企业(含高速公路服务区)从业人员,商场(含服装批发市场)、超市从业人员,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以外的工作人员,宗教场所人员,生活垃圾处理场所工作人员、环卫工作人员,货运场站、物流园区工作及司乘人员,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废旧物品回收、处理)从业人员,药店销售人员等26类人群进行1周2次核酸检测。三是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人员,培训机构人员,养老和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监狱、戒毒所等狱所人员、看守所、拘留所等监所人员,工业园区、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建筑工地人员等7类人群严格落实每天20%,每周全覆盖检测要求。四是对镇区其他居民严格落实1周一检核酸检测要求,各村紧盯本村常住户花名,按时督促进行核酸检测。五是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辖区街道(社区),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
6、分片管控精准落实。按照网格化管控要求,由党委书记包抓范沟村、坡里村、蔺湾村、湾口村、四房村、南张片区;镇长包抓三房村、朱沟村、小南村、大南村、大房村片区。下设一个办公室六个工作组。同时成立四房吴镇常态化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分管副镇长、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中心站所主任、各镇属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一办八组”,即办公室、工作督查组、交通检疫组、核酸检测组、综合协调组、市场监管组、宣传报道组、社会维稳组、后勤保障组。同时由镇食药所牵头,成立街道店铺管理专班,每天定时不定时对商铺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督查检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强化防控。完善日常运转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要求。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政策执行力,发挥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防疫工作。
(二)压实各方责任。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责任范围,实行责任包干。各级网格长要全力落实好监管责任,督促网格员做好重点人群的宣传、排摸、监督和上报工作,加强工作保障,确保完成疫情防控任务。
(三)加强监督问责。健全完善督查机制,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抓紧查找疫情处置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督促抓好问题整改,及时补齐短板。防止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出现麻痹、松劲、厌战情绪,对履职尽责不力、失职渎职,造成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本实施意见印发后,如相关政策出现调整,按照最新文件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