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十四五”国土绿化总体规划》的政策解读
索引号: | GS3813/2022-23466 | 部门: | 土高山乡 |
---|---|---|---|
栏目: | 政策解读 | 来源: | 市政府办公室 |
作者: | 日期: | 2022-04-26 |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按照国家和省市生态建设相关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研究、细致论证,对“十四五”时期我市国土绿化的战略目标、总体布局、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做出了系统谋划部署,是“十四五”时期我市国土绿化工作的行动纲领。
文本结构:包括八个章节,依次为:规划基础、发展思路、总体布局、重点工程规划、碳汇林基地建设工程、树种规划、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
总体布局:按照以点为核、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理念和“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黄河绿洲”的总体发展思路,聚焦重点生态区域,构建“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的国土绿化空间布局。
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国土绿化面积202.1万亩(白银区8.6万亩、平川区34.5万亩、景泰县33万亩、靖远县61万亩、会宁县6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9.1万亩、封山(沙)育林15万亩、退化林修复30万亩、人工种草33万亩、退化草原改良45万亩。规划自然保护区生态保育工程8.6万亩、湿地生态保育工程0.3万亩;规划建设碳汇林50万亩以上、储备林30万亩以上。
重点工程:包括八个工程建设类别,一是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分为北部防风固沙生态安全屏障和南部水土保持生态屏障。其中:北部防风固沙生态治理工程96.2万亩,南部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70万亩。二是水岸绿色廊道建设工程,分为沿黄河干流生态廊道、祖厉河生态廊道和其他水系廊道建设工程。其中:沿黄河干流生态廊道绿化8.9万亩,祖厉河生态廊道绿化5.5万亩。三是道路绿色廊道建设工程,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县乡道路沿线绿化。规划道路绿色廊道绿化14.9万亩,其中:铁路(中兰客专)绿化2.7万亩,高速公路(京藏高速)绿化4.9万亩,国道绿化1.5万亩,省道绿化4.5万亩,县乡道绿化1.3万亩。四是自然保护区生态保育工程,对寿鹿山、哈思山、屈吴山、铁木山等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采取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仿天然生态系统造林技术措施等,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力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保育面积8.6万亩(暂未列入全市总国土绿化任务中)。五是湿地生态保育工程,采取退田还湖、种植水生植物、清除有害生物、控制水位等措施,推进景泰白墩子盐沼国家湿地公园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保育面积0.3万亩(暂未列入全市总国土绿化任务中)。六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工程,包括中心城区绿化美化工程和县区城区绿化美化工程。规划绿化面积1.3万亩。七是村镇绿化美化工程,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休闲旅游村建设、黄河之滨十大名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森林乡村建设等工程,完成绿化美化面积5.3万亩。八是碳汇林基地建设工程,在5个县区各建设10万亩以上的碳汇林基地,全市碳汇林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在树种选择上优先考虑适地适树、固碳能力优良的树种。规划期内建设储备林30万亩,储备林类型包括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碳汇林、储备林包含在国土绿化总面积中,不另计算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