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索引号:GS2530/2022-23324部门:河畔镇
栏目:政策解读来源:
作者:日期:2022-09-07

一、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促进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建科函〔2022〕54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制定过程

我市被住建部确定为2022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全国共有59个城市入选,甘肃省只有兰州市和白银市入选,其中兰州市为第三次入选,白银市为第二次入选)。为了确保我市城市体检工作顺利开展,由我局牵头起草《实施方案》。在起草过程中,为了使《方案》突出白银特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紧扣国家和省上政策的同时,参考借鉴了上一年度城市体检工作经验,并综合了去年其他样本城市的优秀做法,在《方案》中做了充分应用。

在意见征求阶段,共向市发改、教育、科技、工信、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务、文广旅、卫健委、应急、消防、市场监管、公安、体育、统计、广播电台、日报社、大数据等24个市直部门和白银区、平川区两区政府征求了意见建议,共计收到反馈意见27条(其中无意见14条,意见建议13条),其中13条意见建议已采纳10条,未采纳3条(第一条,生态环境局建议将“生态宜居体检专责小组牵头部门调整”,因为生态环境局负责指标只占到生态宜居类指标的15.8%,涉及较少部分。未采纳的原因:生态宜居指标是判断城市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需生态环境局牵头全面校核和统筹,才能保障各项生态宜居指标的准确性。第二条,文广旅局建议将“风貌特色体检专责小组牵头部门调整为住建局,主要因为该局不具备该项职责,仅为配合城市体检工作的职责”。未采纳的原因:本次体检国家在风貌特色专项指标中设定了“当年获得国际国内各类建筑奖、文化奖的项目数量、万人城市文化建筑面积、破坏历史风貌负面事件数量、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挂牌率、历史建筑空置率”6项指标,均与文广旅局相关,或需文广旅局进行校核,保障各项风貌特色指标的准确性。第三条,卫健委建议“取消15分钟核酸检测全覆盖率指标,因为按照卫健委解释,只在1000万人的城市、省会城市才设立该项指标”。未采纳的原因:本轮城市体检为住建部组织的一项系统发现城市问题的城市工作,旨在全面了解城市问题,希望通过15分钟核酸检测圈覆盖率指标发现疫情防控短板,建议及时进行补充,不作为强制要求。同时,按2022年体检通知要求,需加强疫情防控指标的设置,随着疫情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建议未雨绸缪,尽早探索中小城市的疫情防控标准,积极反馈相关部门,故设置该项指标。)

三、体检主要内容

2022年度我市城市体检主要涉及到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个大方面和区域开发强度、组团规模、新建住宅建筑高度超过80米数量等78项指标。

四、体检范围:白银区、平川区建成区。

五、体检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精准实施城市体检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优美城市、精致白银”,把白银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一)制定符合实际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结合城市发展趋势,依据城市体检基本指标体系,研究论证制定符合白银城市特色、反映白银城市建设管理实际的动态指标评价体系。

(二)完善有效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采用信息化等手段,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查找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和短板,把脉找准“城市病”病因。

(三)建立信息系统评估平台。以指标体系为牵引,以数据采集平台为基础,通过应用大数据先进技术手段,构建全域覆盖、自动采集、量化体检的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

(四)建立系统性的整治改进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因病施治,对症下药,制定有效到位的“体检+治病”系统性整改措施,结合打造15分钟生活圈理念,开启全新社区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推动我市城市高质量健康发展,形成系列化的具有白银地域特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相关文档

  •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