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杨崖集镇乡村振兴示范点中药材种植项目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GS5187/2022-22909 | 部门: | 杨崖集镇 |
---|---|---|---|
栏目: | 部门文件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2-04-02 |
为加快全镇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有效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杨崖集镇中药材种植品种有黄芪、党参、黄芩、菊花、板蓝根、柴胡、大黄、牛籽等26个品种;由于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有机质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其中黄芪甲苷含量为0.13%,高于国家标准3倍之多;党参多糖含量约为40%,高于国家标准2倍之多,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品。近年来,全镇已推广种植各类中药材种植1.26万亩。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头,实现“两手抓、两不误”,高度重视春耕生产和粮食生产工作,守住“红线”、保住“底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一带五色·多彩会宁”为统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奏响兴业、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号角。
三、目标任务
按照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通过杨崖集镇乡村振兴示范点中药材种植项目,新增黄芪种植面积5000亩,采购苗长≥30cm,苗粗≥0.4cm,杂质≤25%。(侧根少,无损伤,无霉变)的黄芪种苗270000kg,采购种子纯度≥90%,净度≥90%,发芽率≥80%,杂质≤15%(种子表面光滑,革质,坚硬,饱满,新种子,无霉变)的黄芪种子12475kg,力争在全镇推广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年产中药材1.2万吨,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04.8万元,资金来源:其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捐赠资金124.8万元,东西部帮扶协作资金380万元。
五、效益分析
一是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实施后将有效减轻中药材种植农户种苗采购经济负担,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特别是通过引进、更换优质品种,提高药材亩产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保障基础。
二是有效治理农村撂荒地。项目实施中,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土地,将长期外出务工或者无劳动能力家庭户的耕地,交由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托管经营,有效解决“无人种地”和“谁来种地”问题,确保撂荒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
三是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收益。项目实施后,合作社以8%的比例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基金注入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编制年度收益分配方案,规范开展收益分配工作,保障公共事务管理和发展公益事业支出,促进强村和富民同步发展。
六、项目验收
村级对种植面积及种苗成活情况进行初验,合格后上报镇农业农村中心,镇上组成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中心主任、相关村包村组长及业务人员为组员的验收小组进行逐地块验收,验收合格后申请县级验收。
七、组织保障
为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镇上成立中药材种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动员、组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流转土地,农户自身做好种植地块的深松和平整,加大种植面积,监督合作社规范运营,积极协调县上有关部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在督促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限期整改,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