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的通知

索引号:GS5196/2021-22595部门:柴家门镇
栏目:部门文件来源:
作者:日期:2021-09-30

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的通知

 

村委会、养殖场(户)

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进一步摸清我畜禽遗传资源家底,根据《白银市会宁县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气候环境变化以及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白银市会宁县畜禽种质资源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发生很大变化,地方品种消失风险加剧,


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影响。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畜禽遗传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畜禽遗传资源研究领域的一些新发现和新成果,急需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为此,迫切需要组织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畜禽和蜂遗传资源家底,发掘一批新资源,科学评估资源珍贵稀有程度和濒危状况,实施有效保护,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资源基础。 

  二、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全范围内开展全面系统的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我畜禽遗传资源群体数量、区域分布、特征特性及开发利用情况。配合白银市会宁县农业农村局完成畜禽遗传资源特征特性和生产性能变化情况的科学评估,发掘鉴定一批新资源;发布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及状况报告和修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收集保护一批珍贵稀有濒危资源,制作保存一批遗传材料,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二)分年度目标 

  2021年,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启动,完成全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配合市农业农村局普查数据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工作,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工作。 

  2022年,配合市县农业农村局完成全数量发生重大变化的畜禽品种现场核查;完成已有遗传资源和新发现资源的性能测定、特征特性专业调查;向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申请鉴定一批新资源;根据国家濒危等级标准,完成我畜禽遗传资源珍稀程度和濒危状况的科学评估,收集保护一批珍贵稀有濒危资源;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遗传材料制作保存任务;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工作。 

  2023年,配合市县农业农村局完成全部普查任务,将全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存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配合农业农村局发布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状况报告和修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遗传材料制作保存任务;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工作。 

  三、重点任务 

  (一)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为单位开展畜禽、蜂遗传资源普查,摸清当地畜禽、蜂遗传资源的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按照农业农村要求填报畜禽和蜂遗传资源普查信息登记表,形成畜禽和蜂遗传资源普查信息汇总表。调查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情况,挖掘其文化价值,收集整理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开展品种评价,拍摄品种照片。 

  (二)畜禽遗传资源特征特性评估和抢救性收集。一是配合市县农业农村局完成具体品种的基本信息登记,影像采集,以及体尺体重、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的测定工作,配合市县农业农村局填报畜禽遗传资源概况表、畜禽遗传资源体型外貌登记表、畜禽遗传资源生产性能登记表、畜禽遗传资源调查表等。原则上,地方品种的性能测定由保种场或保护区承担,培育品种(配套系)由培育单位承担,引入品种(含配套系)和没有保种场保护区的地方品种由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指定有关单位承担。二是根据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珍稀濒危评定标准,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畜禽遗传资源珍稀程度和濒危等级的科学评估,采取活体和遗传材料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相关遗传材料入国家基因库保存。三是根据普查结果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修订工作,做好保护体系工作,明确保护主体,实施“一品一策”保护措施。 

  (三)新遗传资源的发掘评估。一是配合农业农村局以镇村为单位,完成内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的发掘和普查工作,填报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信息登记表、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信息汇总表。二是配合技术专家组对我填报的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信息进行筛选,填报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信息汇总表,并对筛选出的新资源进行初步鉴定。三是配合农业农村局对初步鉴定通过的新遗传资源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申请鉴定普查未有新发现品种的不开展以上相关工作 

  (四)普查数据录入和资源状况报告编写发布。一是以为单位将畜禽、蜂遗传资源普查数据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畜禽遗传资源基本信息登记和性能测定数据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保种场、保护区、培育单位录入数据库。二是配合农业农村局编写发布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三是配合农业农村局编撰畜禽遗传资源志书。 

  四、普查内容 

  (一)普查时间。2021年9—2023年12月。 

  (二)普查区域。以为单位的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三)普查范围。全所有的畜禽、蜂遗传资源,包括地方品种、培育品种(配套系)和引入品种(配套系)。 

  五、进度安排 

  (一)2021年9—2021年12月。印发柴家门镇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部署工作安排,落实责任分工,开展技术培训,全面启动普查。12月底前完成基本情况普查,普查数据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 

  (二)2022年1月—2023年5月。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畜禽遗传资源基本信息登记和性能测定等工作,安排专人将相关数据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新发现遗传资源的初步鉴定,将相关数据(纸质版)报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电子版录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争取新发现遗传资源通过国家鉴定和发布。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遗传材料制作保存任务;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工作。 

  (三)2023年6月—2023年12月。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内数据审核和入库工作;10月底前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畜禽遗传资源状况报告编写工作;12月底前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修订工作,基本完成畜禽遗传资源志书编写工作;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遗传材料制作保存任务;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国家基因库保存遗传材料工作。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柴家门镇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成立柴家门镇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并参与各村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各村也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工作。 

  (二)强化统筹协调。各村要指定一名村干部负责本村内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工作,专人负责普查联络工作。要充分发挥村级农民技术员(动物防疫岗位)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配合做好普查工作,按时上报相关数据。 

  (三)强化督导管理。要根据本方案目标任务和进度安排,对照普查范围,细化实化本辖区内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确保全整体推进、协调一致、扎实完成普查任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组将开展督导和检查,以确保全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附件:1.柴家门镇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组成员名单 

        2.畜禽和蜂资源普查信息入户登记表

        3.畜禽和蜂资源普查信息登记汇总表 

  

 

 

 

 

 


附件1

柴家门镇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组成员名单

 

 : 宋玉良     

副组长:      副乡长

 : 张凤荷   农业中心主任 

            裴学春   镇畜牧兽医站站长

                 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

王瑞伟   二十铺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孔维华   鸡儿咀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刘志琳   何家门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柴家门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朱红芳   孙家曲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李作彦   寺南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高振环   冯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李树阳   宝川岔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田旭东   樊郭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袁丽娟   小西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何子章   阳坡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杨刚同志兼任,裴学春、张瑞负责日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