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杨崖集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GS5187/2022-22451 | 部门: | 杨崖集镇 |
---|---|---|---|
栏目: | 部门文件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2-03-25 |
各村(居)委员会:
为积极推进我镇农村改厕工作,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根据《2022年会宁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改厕的目的是预防疾病传播、营造健康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动,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实施厕所革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产生健康效益;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产生环保效益;可以提高粪便肥效,增加经济效益;可以提高文明程度,产生社会效益。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持续推进,以小厕所促进社会文明大进步。
(二)主要目标。2022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共计划建改740座,在全镇12个村和1个社区实施,其中整村推进示范村5个,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到2022年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2%,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文明入厕新风尚逐步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认真制定方案。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解农村厕所建设、管理维护、使用满意度等情况,及时查找问题,跟踪农民群众对厕所建设改造的新需求。综合考虑基础条件、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按照村庄类型,突出乡村优势特色,因地制宜逐村编制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明确年度户厕、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
(二)优化改厕模式。依据《全国爱卫办农村户厕卫生规范》《甘肃省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和《白银市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科学合理选型,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城镇、城郊污水管网覆盖到的区域,推广使用水冲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水川区、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双坑交替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旱山塬区、偏远及居住分散的村庄,推广使用双坑交替式等卫生旱厕。农村公厕要与各类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相配套,便于管理和维护。
(三)完成改厕任务。结合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衔接,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户数,采取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根据确定的任务,紧扣目标和时间节点,列出计划、倒排工期,算时间、算进度,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质保量完成卫生改厕工作。
(四)抓好整村示范。陇西川村、东阳村、刘咀村、邢坪村、姚坡村为整村推进示范村,采取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常住农户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行政村卫生公厕覆盖率达到100%。总结推广一批不同类型、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村改厕典型。
(五)严格改厕质量。每个村确定1名农村改厕管理技术人员,经县上组织培训,指导本村农村改厕工作。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指导农户合理确定改厕模式、户厕位置。农村改厕管理技术人员要现场指导监督改厕标准和流程,把好施工关、质量关,确保建设一户、成功一户。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厕具产品质量的抽检和监管,严格把控厕具质量,杜绝不合格产品。对改造和新建的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要逐户逐座建档造册,标明户主信息、厕具产品、技术负责人、验收负责人、管护员和包户干部等内容,留存备查,杜绝弄虚作假。农村公厕要加强日常保洁和管护。
(六)完善建管机制。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促进厕所管理与养护工作,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化的运行维护机制。组织开展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使用和维护相关人员培训,明确农户自己管护户厕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与义务,引导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户厕的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降低清运成本,减轻农户负担。持续开展公民文明入厕教育,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培育文明入厕的良好习惯。建制村公厕要纳入村级公益性设施管护范围,确保“专人管理、卫生干净”。
(七)坚持粪污治理。采取“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等方式,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治理,建立粪污收集运输体系。要根据各村农户对粪污的自行处理能力,按需要配套建设粪污集中处理设施、购置粪污收集运输车,每个村要至少确定1名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为收集运输管理人员,建设粪污收集运输体系,统一开展收集和清运。积极推动厕所粪污与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经济实用的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技术,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处理方式。对不使用粪肥的农村,要对粪液、粪渣等进行集中收集、清运,防止随意倾倒。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日—3月31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积极开展调研摸底,对2021年已改建卫生厕所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立足实际,确定并推广适合我镇的改厕模式。
(二)推进实施阶段(4月1日至10月底)。10月底前全面完成户用卫生厕所740座新改建任务。
(三)乡镇自查阶段(11月15日前)。镇上对辖区内2022年所有已改建卫生厕所逐户、逐厕进行验收,并对所有发现问题建立台账,进行整改,11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改工作。
(四)县上验收阶段(11月底前)。由县委农办牵头对2022年已改建卫生厕所组织验收,并对所有发现问题督促乡镇建立台账,进行整改,11月底完成验收工作。同时申请县审计局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后申请市级复验和省级抽验。
(五)整改完善阶段(12月15日前)。经市级复验和省级抽验,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12月15日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杨崖集镇成立“厕所革命”专项工作组,负责全镇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方案制定、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保障。县上统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户自愿改厕,坚持整村推进原则,构建中央省市县四级奖补、农户自筹地投入保障体系。户厕改造每座奖补1800元,中央和省上按照每座700元进行奖补,市上按照每座300元进行奖补,县上按照每座800元进行奖补,中央、省、市资金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配套补齐,县级配套资金在全县乡村 振兴资金中列项解决。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购买厕具、厕屋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土方工程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农村改厕。
(三)严格督导考核。按照《会宁县农村“厕所革命”考核办法》,实行“日报告、周通报、月排名”的要求,镇上确定一至两名专职业务员负责全镇建厕业务相关工作的汇总及报送。实施建厕村确立一名专职业务员按照县、镇建厕要求及时报送相关业务。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显著的村(社区)予以表彰奖励,相关村、社区根据任务,倒排工期,每天至少要完成最低的座数,如连续三天完不成最低数,要进行通报。建立农村改厕工作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强化培训宣传。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改厕模式。要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发挥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健康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调动改厕积极性,引导农户自愿主动改厕。要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典型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