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家所镇高咀村基本情况简介
索引号: | GS4769/2021-22313 | 部门: | 翟家所镇 |
---|---|---|---|
栏目: | 村务公开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1-11-15 |
今年以来在党委、镇政府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精神。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一号工程”和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狠抓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加大各类项目投入,培育多元富民产业,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村情介绍
高咀村位于会宁县城东南25公里处,距接政府驻地14公里、东至新智村,西至六房村,北至观音村,南接新添堡乡。全村流城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4594亩,林地1719亩,牧草地200亩。在会宁自然区划中,属于桃花山梁区域,海拔在1900-2100米之间。土地为山地麻土、沟谷地麻土、山地黄绵土。属温凉半湿润山区。年降水4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5.6-7.1℃,≥10℃的积温1988-2189℃,持续日数130天。无霜期126-145天。适宜种植小麦、莜麦、荞麦、糜子、谷子、洋芋、胡麻、葱、蒜等作物。辖高咀、康湾、白杨坪、大庄、小胡、胡子沟6个村民小组,有250户1033人。脱贫户171户742人,截止2020年底,所有贫困户已实现脱贫。现有脱贫不稳定户13户60人,边缘户13户39人。低保户33户109人,特困供养1户1人,残疾40户41人,外出务工204人(女性42人)。驻村帮扶单位有3个,分别为白银市广播电视台(23人)、中国建设银行会宁支行(3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会宁支公司(1人)。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两不愁三保障”及其它方面
1.义务教育方面。学前教育幼儿免除(补助)保教费政策,全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重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没有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教育资助政策,普通高中免除(补助)学杂费政策,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中职免学费政策,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省内高职(专科)免学费和书本费政策,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新生入学路费资助政策。没有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学生。
2.基本医疗方面。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村卫生室1个,配有合格的村医1名,全村患病住院人口都享受了基本医疗特惠政策、大病专项救治、医疗救助报销相关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保险资助政策。2022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03人,缴费情况基本完成。
3.住房安全方面。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标准,(分为A,B,C,D级),认真落实农房动态监测“四制要求”,持续做好动态监测,对全村房屋进行排摸登记,严格落实“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工作要求,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所有住房开展排查,精准到户,实现以人查房、以房核人,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
4.饮水安全方面。全村自来水累计入户250户(其中自来水+水窖222户,邻里取水28户)。坚持稳定供水工作目标,不断优化提升供水管网。同时,结合公益性岗位人员配备,选聘村级水管员1名,全面负责管网的日常维修养护和定期不定期巡查检查,确保农户用水安全和稳定。
5.易地搬迁方面。全村“十三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进城入园2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核查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帮扶情况,建立后续帮扶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
(二)产业发展方面。
1.全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劳务三大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以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糜谷、荞麦、豌扁豆等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牛、羊为主,猪、驴、蜜蜂等为辅。全面夯实基础产业。始终把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种植作为抗旱增收的两大基础产业。突出抓好主导产业。紧盯肉牛(驴)、肉羊养殖、特色种植三大产业(达标户肉牛37户、肉羊28户、驴4户、蜜蜂1户(其中脱贫不稳定户7户,边缘户3户)),紧紧盯住产业达标增效,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三)就业方面。2021年,在高咀村先后举办种养殖业培训班一次,培训人员50余人次。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5人护林员1人,护草员1人。2021年,全村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输转204人,及时宣传各项就业政策。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方面。紧紧围绕“水、田、路、电、林、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教、文、卫、网、视、村”公共服务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支撑作用,群众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以道路、河道、村庄为重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行动,大力开展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四化”エ程,集中整治积累多年的环境问题。一是突出重点抓整治。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对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开展日巡查、日保洁,实现了重点区域环境卫生的根本性好转。二是全面排查抓整治。坚持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主街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村庄向田间地头延伸,做到干部群众总动员、居民群众齐上阵,集中精力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彻底清理存量垃圾,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三是建立机制抓整治。按照“三全三进”工作机制,即:空间上全覆盖、人员上全参与、时间上全天候;政策宣传进户、承诺保证进户、卫生保洁进户,切实改变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舍乱搭,煤、柴、粪乱堆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全面开展川道、沟道、道路两侧、村庄公共空间、废弃窑洞院落综合整治,推进农村河道、水渠综合治理。
四、乡村建设情况
在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乡风文明“星”、治理有效“星”、生活富裕“星”的“五星”标准,积极推进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街接,认真审视我村主导产业、经济基础、区位交通、生态与环境保护等条件,科学谋划,精准定位,努力建设“产业结构优化、风情风貌优美、人居面貌优异”的“产业+生态”发展格局,努力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项目,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落实。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项目,主要包括通村道路提升及村组道路硬化项目、饮水安全改造提升项目、住房安全改造提升项目(改造提升住房抗震设防烈度达不到7度及以上的或为抵御灾害能力差的老旧土坯房)、实施农厕改造提升项目,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室外给排水,通过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打造,高强度推进,高水平治理,着力提升整体品位、改善乡村风貌、夯实发展根基、提升服务水平。
五、强化党员教育,强化班子建设,服务人民群众
在强化党员教育方面,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采取集中学习、视频学习,“甘肃党建”APP学习等多种方式,及时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各类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坚持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党员党性素养。
在加强班子建设方面。在配全配齐两位班子的情况下,以提高班子成员思想认识为抓手,开展党的宗旨讨论,使班子成员认识到,班子自身是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作为村班子成员一定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始终告诫自己,要保持廉洁奉公,为群众谋利,带领村民致富,否则就失去村干部存在的必要性。
在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建立“党员+留守老人”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采取“农技员+党员+群众”的模式,大力开展种养殖业等系列农技知识培训;采取“到现场、进庭院、入农户”等方式,发放政策宣传册、明白卡并开展政策宣讲。通过这些方式,让群众能够认识到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