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柴家门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GS3531/2022-22229 | 部门: | 柴家门镇 |
---|---|---|---|
栏目: | 环境保护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2-05-31 |
关于印发《2022年柴家门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员会:
《2022年柴家门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已在2022年5月10日党委会议通过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落实。
柴家门镇人政府
2022年5月10日
2022年柴家门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为积极推进我镇农村改厕工作,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根据《2022年白银市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改厕的目的是预防疾病传播、营造健康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动,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实施厕所革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产生健康效益;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产生环保效益;可以提高粪便肥效,增加经济效益;可以提高文明程度,产生社会效益。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持续推进,以小厕所促进社会文明大进步。
(二)主要目标。
2022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共计划建改640座,在全镇11个村实施,其中整村推进示范村2个,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到2022年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文明入厕新风尚逐步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认真制定方案。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解农村厕所建设、管理维护、使用满意度等情况,及时查找问题,跟踪农民群众对厕所建设改造的新需求。综合考虑基础条件、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按照村庄类型,突出乡村优势特色,因地制宜逐村编制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明确年度户厕、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
(二)优化改厕模式。依据《全国爱卫办农村户厕卫生规范》《甘肃省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和《白银市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科学合理选型,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结合我们镇实际情况本年度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施行农户筹劳+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材料及技术指导+包村工作组及村委会的统筹协调的模式。农户挖坑、填坑、处理地平、拉三格式化粪池及厕屋设备、安装厕屋等工作;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合格的三格式化粪池及附属设备和协助指导农户安装厕屋等工作;包村工作组及村委会统筹协调督促农户、第三方及时完成户厕建设及完成其他事宜。
(三)完成改厕任务。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衔接,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户数,采取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根据确定的任务,紧扣目标和时间节点,列出计划、倒排工期,算时间、算进度,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质保量完成卫生改厕工作。
(四)抓好整村示范。鸡儿咀村和二十铺村为整村推进示范村,采取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常住农户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行政村卫生公厕覆盖率达到100%。总结推广一批不同类型、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村改厕典型。
(五)严格改厕质量。确定2名农村改厕管理技术人员,由县上组织培训,指导本乡镇农村改厕工作。县乡村要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指导农户合理确定改厕模式、户厕位置。农村改厕管理技术人员要现场指导监督改厕标准和流程,把好施工关、质量关,确保建设一户、成功一户。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厕具产品质量的抽检和监管,严格把控厕具质量,杜绝不合格产品。对改造和新建的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要逐户逐座建档造册,标明户主信息、厕具产品、技术负责人、验收负责人、管护员和包户干部等内容,留存备查,杜绝弄虚作假。农村公厕要严格按照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建设砖混结构贮粪池时把不渗不漏作为基本要求,采用一体化厕所产品时注重材料强度和密闭性,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农村卫生公厕新建改建宜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设置防蝇、防蚊设施和通风排气窗等臭味控制措施,达到卫生厕所标准要求。
(六)完善建管机制。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促进厕所管理与养护工作,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化的运行维护机制。组织开展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使用和维护相关人员培训,明确农户自己管护户厕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与义务,引导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户厕的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降低清运成本,减轻农户负担。持续开展公民文明入厕教育,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培育文明入厕的良好习惯。
(七)坚持粪污治理。采取“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等方式,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治理,建立粪污收集运输体系,根据各村农户对粪污的自行处理能力,按需要配套建设粪污集中处理设施、购置粪污收集运输车,每个村要至少确定1名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为收集运输管理人员,建设粪污收集运输体系,统一开展收集和清运。积极推动厕所粪污与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经济实用的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技术,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处理方式。对不使用粪肥的农村,要对粪液、粪渣等进行集中收集、清运,防止随意倾倒。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30日—4月20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积极开展调研摸底,对2019年、2020年、2021年已改建卫生厕所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立足实际,确定并推广适合我镇的改厕模式。
(二)推进实施阶段(4月21日至10月底)。9月底前全面完成户用卫生厕所640座新改建任务。
(三)乡镇自查阶段(11月15日前)。镇上对辖区内2022年所有已改建卫生厕所逐户、逐厕进行验收,并对所有发现问题建立台账,进行整改,11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改工作。
(四)县上验收阶段(11月底前)。县农业农村局对2022年已改建卫生厕所逐户、逐厕进行验收,并对所有发现问题督促乡镇建立台账,进行整改,11月底完成验收工作。同时申请县审计局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后申请市级复验和省级抽验。
(五)整改完善阶段(12月15日前)。经市级复验和省级抽验,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12月15日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柴家门镇成立“厕所革命”专项工作组,负责全镇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方案制定、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保障。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户自愿改厕,坚持整村推进原则,构建中央省市县四级奖补、农户自筹的投入保障体系。户厕改造每座奖补资金1800元,经济条件好的农户提前交1800元,由乡村统一向有资质的第三方购买三格式化粪池和厕屋设备等材料,户厕建成验收后统一给农户奖补1800元;对部分提前交1800元购买材料有困难的农户,由农户、有资质的第三方、村委会、镇政府签订四方协议,实行农户先交900元,第三方垫资900元先完成户厕建设,户厕建成验收后,统一给农户奖补900元、拨付第三方垫资900元。
(三)严格督导考核。按照《会宁县农村“厕所革命”考核办法》,实行“日报告、周通报、月排名”的要求,镇上确定一至两名专职业务员负责全镇建厕业务相关工作的汇总及报送。实施建厕村确立一名专职业务员按照县、镇建厕要求及时报送相关业务。镇建厕工作由分管副镇长候选人杨刚负责,镇上农户建厕相关业务由李亚负责。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显著的村予以表彰奖励,并在分配年度奖补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相关村根据任务,倒排工期,每天至少要完成最低的座数,如连续三天完不成最低数,要进行通报。建立农村改厕工作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强化培训宣传。各村社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改厕模式。要结合开展“四抓四促”念好“五字经”打好城乡环境整治攻坚战活动,发挥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健康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调动改厕积极性,引导农户自愿主动改厕。要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典型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柴家门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柴家门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为积极推进我镇农村改厕工作,全力做好户厕卫生厕所建设工作,现成立户厕卫生厕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宋玉良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杨 刚 副镇长
成 员:刘 臻 党委副书记
杜雁盈 党建办主任
李洹宇 副镇长
刘丽丽 副镇长
姚树伟 武装部长
薛瑞芬 食药所副所长
张爱强 司法所所长
周 泳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急服务)中心主任
张凤荷 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姜 霞 厕所革命业务员
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杨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严格督导考核,全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