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房吴镇2022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索引号: | GS5191/2022-22184 | 部门: | 四房吴镇 |
---|---|---|---|
栏目: | 部门文件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2-10-16 |
为有序有效推进我镇改厕工作,切实提升我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根据会农领办《2022会宁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方案》(2022)1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小厕所,大民生,推行农村改厕,目的在于预防疾病传播、营造健康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动,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实施厕所革命,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减少疾病传播;实施厕所革命,可以提高粪便肥效,增加经济效益;实施厕所革命,可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社会文明大进步。
(二)主要目标。2022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共计划建改710座,在全镇10个村实施,其中整村推进示范村 个,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到2022年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文明入厕新风尚逐步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从优从细制定实施方案。各村要重点针对本村常住人口,在全面摸排、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掌握现存农村户厕建设、管理维护、使用满意度等情况,了解农户改厕需求及意愿。综合考虑本村基础条件、农户生产生活习惯等客观因素,合理制定本村“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明确年度户厕、公厕建设任务、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
(二)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依据《全国爱卫办农村户厕卫生规范》《甘肃省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和《白银市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科学合理选型,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因全镇群众居住相对集中,首先推广使用双坑交替式卫生厕所。
(三)保质保量完成改厕任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改善、五整五创等工作,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衔接,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户数,紧扣目标和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卫生改厕工作。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指导农户合理确定改厕模式、户厕位置。各村要确定1名农村改厕管理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监督改厕标准和流程,把好施工关、质量关,要严格把控厕具质量,杜绝不合格产品,确保建设一户、成功一户。同时,各村要对改造和新建的农村户用卫生厕所逐户逐座建档造册,标明户主信息、厕具产品、技术负责人、验收负责人、管护员和包户干部等内容,留存备查,杜绝弄虚作假。
(四)整村推进抓好示范建设。2022年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四房、三房、范沟3个村作为整村推进示范村,采取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多种方式,常住农户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总结推广一批不同类型、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村改厕典型。
(五)建立健全长效建管机制。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促进厕所管理与养护工作,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化的运行维护机制。组织开展农村卫生厕所建设、使用和维护相关人员培训,明确农户自己管护户厕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与义务,引导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户厕的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降低清运成本,减轻农户负担。持续开展公民文明如厕教育,培育文明如厕的良好习惯,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
(六)集中高效优化粪污治理。采取“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治理,建立粪污收集运输体系。根据各村农户对粪污的自行处理能力,按需要配套建设粪污集中处理设施、购置粪污收集运输车、确定收集运输管理人员,建设粪污收集运输体系,统一开展收集和清运。积极推动厕所粪污与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经济实用的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技术,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处理方式。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底前)。各村进行调研摸底,结合实际制定本村“厕所革命”工作办法,立足实际,确定并推广适合我镇的改厕方式。
(二)推进实施阶段(4月初-10月底)。利用6个月时间,全面完成710座户用卫生厕所的改厕任务。
(三)乡镇自查阶段(11月15日前)。镇上专人对辖区内2022年所有已改建卫生厕所逐户、逐厕进行验收,并对所有发现问题建立台账,进行整改,11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改工作。
(四)验收自查阶段(11月底前)。由县农业农村局对2022年已改建卫生厕所逐户、逐厕进行验收。对所有反馈问题建立台账,进行整改,11月底完成验收工作。同时申请县审计局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后申请市级复验和省级抽验。
(五)整改完善阶段(12月底前)。经县级部门验收、市级复验和省级抽验,对于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并及时组织整改,12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包村组长、支书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技术培训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保障。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户资源改厕,坚持整村推进原则,构建中央省市县四级奖补、农户自筹的投入保障体系,中央省市县按照相关规定统筹资金,以累计不少于1800元/户的奖补标准支持农村户厕改革。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厕具、厕屋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土方工程等。
(三)严格督查考核。按照“日报告、周通报、月排名”的要求,对各村“厕所革命”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对工作进展快、成效显著的村予以表彰奖励。建立四房吴镇改厕工作监督机制,通过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四)强化培训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改厕模式。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健康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调动改厕积极性,引导农户自愿主动改厕。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典型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