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汉家岔镇2022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和5.12宣传咨询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GS5199/2022-22183 | 部门: | 汉家岔镇 |
---|---|---|---|
栏目: | 部门文件 | 来源: | |
作者: | 日期: | 2022-05-16 |
关于印发《汉家岔镇2022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和5.12宣传咨询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
现将《汉家岔镇2022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和5.12宣传咨询活动实施方案》随文下发,要求各村、各单位严格按照此方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减轻各类灾害风险,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汉家岔镇2022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和5.12宣传咨询活动实施方案
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切实做好我镇2022年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统一部署,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极端自然灾害事件为重点,以减轻灾害损害结果为目的,面向全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普及避灾自救技能、强化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开展防灾减灾演练、夯实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减轻各类灾害风险,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活动领导,成立由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汉家岔镇防灾减灾宣传周和5.12宣传咨询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应急服务中心,对全镇防灾减灾宣传周和5.12宣传咨询活动进行总体安排部署,负责全镇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对各村委和各相关站所活动进行指导;研究、协调和解决活动期间有关重大问题。
三、主要内容
严格按照会宁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和《2022年会宁县防灾减灾周宣传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一)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活动,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各村、各单位要根据本辖区、本行业灾害事故风险水平和抵御灾害综合能力,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丰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宣传、新媒体直播、在线交流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风雹、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一氧化碳中毒、溺水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要进一步拓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途径,充分运用社区科普教育场地、农村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设立专门区域,因地制宜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教“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培育防灾减灾文化。要加大防灾减灾、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各村各单位要组织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活动,印制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彩页及各类宣传资料,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二)开展集中重点管控活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各村、各单位要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灾害风险源头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组织专业队伍和人员力量,重点做好社区、学校、卫生院、超市、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道路、通信、供水、供电、供气、排洪等生命线工程设施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要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灾害风险管理,把灾害风险排查、隐患治理、预警信息传递、科普宣传教育、灾害应急处置落实到人。对排查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对策措施和时间表,逐一落实整改,实现风险隐患防控闭环管理,不留盲点死角。遇到危险情况时,及时组织避险,确保人员安全。
(三)组织开展多种演练活动,提高应急避灾能力。各村、各单位要针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救助、自救互救等环节,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多采取无脚本盲演等形式,不预先通知时间地点及演练内容,防止演练流于形式,应急演练要紧贴实战、注重实效,突出“谁转移、怎么转、转到哪”,最大限度构建各类灾害事故的真实情景,解决演练中存在的演多练少、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通过针对洪涝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地震地质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多方面开展演练活动,有效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各村、各单位要抓紧修订完善各自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预案(方案)措施,明确责任分工,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强对流天气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危险化学品等事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突出精准分析研判、精准预警发布、精准转移避险、精准抢险救援,提高全社会的应急避灾自救能力。
(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活动,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各村、各单位要进一步梳理掌握应急物资储备底数,结合灾害风险隐患特点,有针对性地扩充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产能储备、社会储备、家庭储备等联动机制,不断拓展物资种类品类,提升物资保障效能。要加大基层灾害信息员、网格员、地震速报员、护林员等培训力度,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应对。要做好预警和避险转移准备,统筹利用互联网、自媒体等新手段和应急广播、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努力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要支持社会力量做好灾害应急准备,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协同机制,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救灾捐赠行为,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援救助。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安排部署。各村、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工作多次作出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组织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制定方案,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确保实效。
(二)营造浓厚氛围。各村、各单位要创新宣传方式,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互动、宣传,提高群众参与度;要充分发挥媒体、网站、双微平台作用,全方位对防灾减灾系列活动进行宣传,提高宣传覆盖面;要拓展社会面宣传渠道,在交通枢纽、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和电子显示屏、广告屏张贴、悬挂、播放安全生产知识常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安全生产、参与安全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确保活动实效。各村、各单位要把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宣传作为着力提高全社会安全责任、解决当前安全发展难点问题、推动工作顺利进行的高度去认识、去部署,防止脱离实际、简单化部署、走过场,要切实因地制宜开展好活动,推动我镇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